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神经生物学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及其相互作用蛋白14-3-3γ在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章欣欣 杨璇 马维 陈璐勔 韩松 李俊发*
    2015 (2):  145-15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1
    摘要 ( )  

    目的 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γ (cPKCγ)及其相互作用蛋白14-3-3γ在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cPKCγ基因敲除(cPKCγ-/-)小鼠和原代培养脑皮层神经元1h OGD/24h复糖复氧(R)模拟离体细胞缺血模型,给予14-3-3γ抑制剂R18干扰,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验证cPKCγ与14-3-3γ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1h OGD/24h R缺血损伤的影响。结果 Co-IP结果证明,14-3-3γ与cPKCγ在小鼠脑皮层中确实存在相互作用;1h OGD/24h R处理使原代培养野生型(cPKCγ +/+)小鼠脑皮层神经元内cPKCγ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14-3-3γ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每组n=6);对于原代培养cPKCγ-/-小鼠脑皮层神经元,尽管14-3-3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PKCγ+/+小鼠脑皮层神经元,但1h OGD/24h R处理却使14-3-3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每组n=6),提示cPKCγ可影响神经元内14-3-3γ的表达水平。此外,MTT结果表明,14-3-3γ抑制剂R18 (100μmol/L)可显著加重1h OGD/24h R处理原代培养cPKCγ-/-和cPKCγ+/+小鼠脑皮层神经元的缺血损伤(P<0.05,每组n=6)。结论 cPKCγ与14-3-3γ在小鼠脑皮层神经元内存在相互作用并影响14-3-3γ的蛋白表达水平,cPKCγ和14-3-3γ在原代培养小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低氧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视皮层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γ-氨基丁酸表达的年龄相关性变化
    王紫露 姜三 金彩虹 杨进芳 王倩 华田苗*
    2015 (2):  151-15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2
    摘要 ( )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大鼠初级视皮层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表达的年龄相关性变化,为探讨老年性视觉功能衰退的细胞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Nissl染色显示视皮层分层并用于神经元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大鼠视皮层中BDNF及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光镜下观察并用Image-Pro Express 6.0分析软件进行细胞密度统计和免疫反应吸光度值测量。结果 青年、中年及老年组(每组n=6)大鼠初级视皮层各层的神经元平均密度差异不显著;但与青年组大鼠相比,中年组及老年组大鼠初级视皮层各层中BDNF及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显著下降,BDNF及GABA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减弱;与中年组大鼠相比,老年组大鼠视皮层各层中BDNF及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密度及其反应强度亦明显降低。在衰老过程中,大鼠初级视皮层各层内GABA表达的减少与BDNF表达的降低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结论 大鼠初级视皮层中BDNF和GABA的表达随着衰老出现进行性下降,衰老过程中BDNF分泌的减少可能引起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表达下调,这可能是介导老年性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除颈上神经节对成年大鼠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水通道蛋白9 表达的影响
    赵倩楠 丁艳平* 邵宝平 张晋平 刘健锋 贾凌云
    2015 (2):  158-16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3
    摘要 ( )  

    目的 观察摘除颈上神经节(SCG)对成年大鼠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探索交感神经对脑组织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方法 40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大鼠摘除双侧SCG;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海马区MMP9及AQP9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海马区MMP9及AQP9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RTPCR技术测定海马区MMP9 mRNA及AQP9 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 MMP9免疫阳性反应产物表达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手术组海马区 MMP9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CA1区和CA3 区的阳性神经元在锥体细胞层散在分布,齿状回(DG)区的强阳性细胞主要位于颗粒细胞层;手术组海马MMP9蛋白表达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AQP9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均有表达,手术组 AQP9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DG区的强阳性细胞主要位于颗粒细胞下层的新生细胞,且室管膜细胞中也有AQP9的高表达;手术组AQP9蛋白表达和AQP9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 摘除成年大鼠SCG 15d 后,海马MMP9、AQP9的表达明显上调,表明脑部去交感所引起的脑供血的改变会对海马多个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而发挥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关于年龄因素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冀开元 马文丽* 郑文岭
    2015 (2):  164-169.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4
    摘要 ( )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随年龄增长表达变化的基因。方法 通过Qlucore Omics Explorer(QOE)软件分析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GSE36980和GSE53890数据集,在严格的统计学设定前提下,以两组比较和线性回归方式,选出阿尔茨海默病和年龄相关的基因,并用在线工具DAVID进行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 结果 筛选出20个和年龄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有蛋白质代谢、细胞周期和神经代谢调控;涉及的细胞组成包括轴突,质膜,突触,细胞骨架,胞内无膜结构细胞器;涉及的分子功能为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和金属离子结合蛋白。结论 PDE2A等20个基因随个体年龄增高,其基因表达降低,提示其不仅与神经系统的衰老程度相关,而且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痛抑郁二联征模型大鼠中缝背核不同水平5羟色胺表达差异
    吴媛媛 蒋永亮 邵晓梅 赵晓芸 何晓芬 方剑乔*
    2015 (2):  170-17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5
    摘要 ( )  

    目的 探讨痛抑郁二联征模型大鼠中缝背核(DRN)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的分布特点。 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连续3d皮下注射利血平,每日1次,以诱发痛抑郁二联征模型。模型制作后第1天和第2天检测左后足机械缩足阈观察大鼠痛阈变化,模型制作后第2天旷场实验和高架O迷宫实验检测大鼠情绪变化,免疫荧光技术观察DRN前囟后6.8mm、7.3mm和7.8mm水平的5-HT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经利血平注射后机械痛阈显著下降,并产生抑郁样行为。对照组的DRN前囟后6.8mm、7.3mm和7.8mm水平的5-HT阳性细胞表达量分别为106.00±10.21、96.67±24.50和195.67±2.33。模型组相应的表达量分别为61.67±14.53,72.33±34.35和53.67±26.77。除前囟后7.8mm水平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之外,其他两个水平5-HT阳性细胞表达量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利血平诱导的痛抑郁二联征大鼠模型以及中缝背核5-HT表达的降低,可能主要与DRN前囟后7.8mm水平的5-HT阳性细胞数变化有关,而与前囟后6.8mm和后7.3mm 水平无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何首乌饮减轻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
    陈靖博 王玉娟 郭胜男 牛嗣云* 段斐*
    2015 (2):  175-18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6
    摘要 ( )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新生24h 内的SD大鼠进行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将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分为模型组、何首乌饮保护组、何首乌饮治疗组、何首乌饮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硫氧还蛋白1(Trx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Trx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何首乌饮治疗组和预防组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Trx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 结论 何首乌饮可明显减轻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氧化蛋白Trx1的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elin与小脑发育——Notch1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鄢明超 牛艳丽 王小青 梁爽 郭俊楠 时书勤 胡桑 邓锦波*
    2015 (2):  182-189.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7
    摘要 ( )  

    目的 探讨Reelin在小脑放射状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和普肯耶细胞迁移和分布中的作用,并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取WT小鼠和reeler小鼠胚胎9d至生后60d的脑部共148例,运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组小鼠小脑发育中放射状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普肯耶细胞及激活型Notch1受体的表达。 结果 Reeler小鼠小脑发育中放射状胶质细胞极性紊乱导致迁移阻滞于内颗粒层,过早分化,分子层中数量减少(P<0.01);Sox2阳性的干细胞启动迁移较慢,随后未得到适当的终止信号越过普肯耶细胞层进入外颗粒层,野生型小鼠该细胞并不迁移进入外颗粒层;普肯耶细胞多数不能迁移至分子层大量阻滞于内颗粒层中形成细胞团;激活型的Notch1受体在reeler小鼠小脑中表达减少。 结论 Reelin在小脑神经干细胞、胶质细胞、普肯耶细胞发育和片层化分布中有重要作用,并且Notch1信号通路参与Reelin介导的小脑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剥夺相关基因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欧阳靖良 郑文岭 马文丽*
    2015 (2):  190-195.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8
    摘要 ( )  

    目的 从分子水平揭示睡眠剥夺对小鼠大脑海马体的影响,为睡眠剥夺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睡眠剥夺相关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Qlucore Omics Explorer(QOE)3.0 软件、String、Panther 等工具对睡眠剥夺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在101个差异表达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中,有45个存在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涉及主要的生物学通路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通路、肾上腺素和去肾上腺素生物合成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亨廷顿舞蹈病通路和帕金森病通路等;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代谢过程、生物调节过程、发育过程、细胞定位过程、免疫系统过程和细胞凋亡过程等。 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睡眠剥夺相关芯片数据,提示睡眠剥夺能够影响大脑海马体的基因表达,对相关基因的分析可为下一步实验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不同红色荧光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效果分析
    吴倩倩 王劲松 王瑞鲲 陆益新 李湘鸣*
    2015 (2):  196-20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09
    摘要 ( )  

    目的 比较不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效果。 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4种红色荧光蛋白(DsRed)基因酵母报告载体,分别是pGPD-DsRed、pGPD-DsRed-express-2、pGPD-yDsRed和pGPD-yDsRed-express-2,后两者含有酵母细胞偏好性的密码子,将4种DsRed酵母报告载体转入W303-1A酵母细胞,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DsRed的表达,并用多功能酶标仪测酵母细胞的发光强度。结果 各红色荧光发光强度明显不同,其中DsRed-express-2发光最强,其次是yDsRed-express-2,yDsRed发光强度最弱。 结论 在酵母细胞中红色荧光蛋白的强度与密码子偏好性无关;定量红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最好选用DsRed-express-2报告基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抑制动物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功能障碍及心肌细胞凋亡
    郭彩霞* 江雪 曾翔俊 王红霞 杜凤和 陈步星*
    2015 (2):  202-20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0
    摘要 ( )  

    目的 建立动物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复制C57BL/6J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超声检测心功能;通过TUNEL染色及Caspase-3活性检测,评价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 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sham组为(72.4±2.1)%,I/R组为(30.9±3.2)%,P<0.05],短轴缩短率降低[sham组为(40.7±1.6)%, I/R组为(15.1±2.0)% , P<0.05],TUNEL阳性心肌细胞数目增加[sham组为(1.0±0.2)%, I/R组为(20.0±1.6)% , P<0.05], Caspase-3活性升高[(sham组(1.00±0.2)%比I/R组(2.64±0.4)%,P<0.05)。与I/R组相比较,sRAGE预处理能够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46.5±2.0)% P<0.05],增加短轴缩短率[(23.0±1.1)%,P<0.05],同时降低TUNEL阳性心肌细胞数目[(9.2%±1.0)% P<0.05],和Caspase-3活性[(1.94%±0.1)% P<0.05]。 结论 sRAGE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功能降低,并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调控的microRNA-21海绵抑制剂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黄燕燕 续力云 刘晓光*
    2015 (2):  208-215.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1
    摘要 ( )  

    目的 构建由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microRNA-21(miR-21)海绵抑制剂慢病毒载体,探讨该重组慢病毒载体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hTERT启动子核心序列取代慢病毒载体RFP上游的CMV启动子;将重组成功的慢病毒载体Lenti-hTERT-miR-21-sp感染端粒酶阴性细胞HBE及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A549、H1299,观察RFP的表达情况;同时在肿瘤细胞中检测抑制miR-21表达后对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并应用含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抑制miR-21表达后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 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法鉴定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将包装后获得的高滴度病毒颗粒感染目的细胞后,发现重组病毒只能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且下调miR-21基因表达后,肿瘤细胞的生长能力受到抑制,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相比,抑制miR-21表达的A549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64条,其中20条上调,44条下调。 结论 hTERT启动子能够严格地引导病毒载体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中特异性的封闭miR-21的表达,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芯片结果提示,miR-21引发肺癌可能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生物学
    膜联蛋白A7低表达对胃癌MGC-80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田焕娜 王小杰 陈龙 梁秀军 刘兰芳 李欣*
    2015 (2):  216-22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2
    摘要 ( )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7(ANXA7)低表达对人胃癌低分化细胞MGC-803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RNA干扰技术将靶向ANXA7的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 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转染48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 和实时定量-PCR法进行抑制效果的鉴定。检测ANXA7低表达对MGC-803细胞黏附、伸展、剥脱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结果 靶向ANXA7的siRNA可显著抑制ANXA7的表达;ANXA7表达受抑后,细胞黏附、伸展和剥脱能力降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迁移变化不显著。结论 ANXA7表达降低后MGC-803细胞行为学发生明显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鳞癌中let-7a、miR-21和miR-27a的表达及其作用
    刘乃国* 张卫群 胡凤爱 吴淑华 朱玉红
    2015 (2):  221-22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3
    摘要 ( )  

    目的 探讨let-7a、miR-21和miR-27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锁定核酸修饰的mi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对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30例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let-7a、miR-21、miR-27a的表达进行定性、定位研究,通过图像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 let-07a、miR-21和miR-27a分别在40%(2/5)、80%(4/5)、40%(2/5)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有微弱表达,而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这3种miRNAs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let-7a和miR-27a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但miR-21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0.05)。这3种miRNAs的表达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iR-27a在中低分化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高分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let-7a和miR-2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相关分析发现,OSCCs中let-7a与miR-21的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而miR-27a与let-7a和miR-21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Let-7a、miR-21和miR-27a过度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miR-27a可能是与口腔鳞癌分化程度有关的一个分子标志。在OSCCs中let-7a和miR-21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学
    翼管神经的应用解剖学
    徐明 江凯 王新东 张彬 何勇*
    2015 (2):  227-23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4
    摘要 ( )  

    目的 探讨翼管神经血管束的解剖结构及其作为内镜经鼻颅底手术中解剖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256例慢性鼻炎患者的蝶窦冠状位CT中翼管与蝶窦底壁的位置关系,三维重建26例患者蝶窦CT片,测量翼管相关解剖数据;解剖6具湿性成人尸头,观察翼管神经血管束周围解剖结构关系,评价翼管神经血管束等作为解剖标志的临床意义。 结果 翼管完全突入蝶窦内为18.8%(48/256),半突入蝶窦腔内为32.8%(84/256),完全走行蝶窦底壁骨质内为48.4%(124/256)。翼管前口及圆孔内径分别是(4.6±0.5)mm、(2.7±0.7)mm,翼管前口边缘至圆孔边缘、蝶腭孔边缘和破裂孔间距分别为(6.0±2.4)mm、(3.6±0.9)mm和(16.9±1.9)mm。翼管神经是翼腭窝内寻找蝶腭神经节、上颌神经的重要标志;翼管位于蝶窦底壁及外侧壁交界处,翼管神经血管束指向颈内动脉膝状部,也是海绵窦前部和Meckel腔的标志。 结论 翼管神经血管束作为解剖标志对于内镜经鼻颅底手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认识这些解剖标志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学胚胎学发育生物学
    不同年龄牦牛睾丸蛋白基因产物9.5和神经肽Y的分布比较
    袁莉刚* 曲亚玲 谷来凤 田旦增
    2015 (2):  232-23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5
    摘要 ( )  

    目的 探讨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神经肽Y(NP-Y)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取睾丸摘除术收集3~4月龄睾丸9对,3、4岁牦牛睾丸10对,10~12岁牦牛睾丸7对,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PGP 9.5和NP-Y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的分布特点。结果 PGP 9.5和NP-Y显著分布于幼龄及青年牦牛睾丸Leydig细胞及间质血管周围或血管壁内,两者在青年牦牛睾丸初级精母细胞为阴性,其余生精细胞为阳性;且阳性信号在睾丸体最强,其次为头部,尾部最弱;各年龄段Sertoli 细胞中NP-Y为阳性表达,PGP 9.5均为阴性;老龄牦牛睾丸血管PGP 9.5阳性信号明显,而NP-Y基本无表达。结论 青年牦牛睾丸组织PGP 9.5及NP-Y的显著分布对睾丸生殖功能调节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提示NP-Y在老龄牦牛睾丸血管的分布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纤层蛋白A、转录因子TBX3、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与小鼠胚胎心发育
    石锐 景雅* 师亮 杨艳萍 刘慧霞 宋励
    2015 (2):  238-24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6
    摘要 ( )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心脏工作心肌和传导系心肌在形态发生和分化过程中核纤层蛋白A(lamin A)、转录因子TBX3、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特点。
    方法 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抗胰岛因子1(ISL-1)、抗Cx43、抗lamin A和抗转录因子TBX3,对46只胚龄8~15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 结果 胚龄9d,TBX3在原始心管的表达集中在房室管壁。10d始,TBX3阳性的表达逐渐从房室管壁沿着静脉瓣延续至窦房结、右心房背侧壁和房间隔。胚龄12~13d,TBX3阳性表达结构构成了中枢传导系雏形,包括窦房结、左右静脉瓣、房间隔、房室管、房室结和房室束。Cx43首先在胚龄9d的左心室腹侧壁和部分小梁心肌出现弱阳性表达,随着发育,Cx43逐渐在TBX3阴性的心房、心室工作心肌表达。Lamin A首先出现在10d房室管心内膜垫间充质细胞和左心室部分小梁心肌,随后在右心室小梁心肌出现,至胚龄15d,心室和心房小梁心肌及房室瓣均可见lamin A阳性表达,但致密心肌和中枢传导系心肌持续呈阴性表达。 结论 中枢传导系统雏形在小鼠胚龄13d形成,呈TBX3阳性,Cx43阴性的互补性表达。致密心肌和中枢传导系心肌在15d仍为lamin A表达阴性,说明此部分心肌分化成熟较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种动物肠内胆管解剖组织结构差异的比较
    翟羽佳 崔燕*
    2015 (2):  244-25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7
    摘要 ( )  

    目的 探讨豚鼠、兔、犬、猫、牦牛肠内胆管解剖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 运用大体解剖和石蜡切片,通过HE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对这5种动物(每种选取5只)的肠内胆管进行解剖组织学观察和测量。 结果 豚鼠、兔、牦牛的肠内胆管均由胆管单独形成,犬、猫的肠内胆管由胆管、胰管共同形成,豚鼠、兔、猫、牦牛都存在膨大的Vater壶腹,犬无Vater壶腹。豚鼠、兔、牦牛的Vater壶腹由肠内胆管膨大形成,此处肠内胆管黏膜层增厚,腺体大量增多,形成大量黏膜瓣,肌层逐渐萎缩;猫的Vater壶腹有Oddi括约肌结构,并在胆胰管分流处形成壶腹瓣膜。肠内胆管腺的性质不同,豚鼠、犬、猫为浆液腺,兔为黏液腺,牦牛为混合腺。兔胆管开口特殊,位于胃幽门部,其他动物位于十二指肠;豚鼠的大乳头为半球形,兔、犬为扁椭球形,猫、牦牛为长梭形。
    结论 豚鼠、兔、犬、猫、牦牛肠内胆管最主要的结构差异是肠内胆管的形成不同和Vater壶腹的区别;其次黏膜层内胆管腺性质不同。胆管开口位置和形成的大乳头形状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复方液对麻黄素仔鼠肝组织结构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俞诗源 李重阳*
    2015 (2):  251-25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8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液对麻黄素致损伤的影响。 方法 采用递增剂量连续腹腔注射浓度为2.0g/L、3.0g/L和4.0g/L的麻黄素溶液,在注射麻黄素1h 后再分别灌胃,浓度为20.0g/L、30.0g/L和40.0g/L的中药复方液。分别于灌胃中药5、10、15d后,用比色法测定仔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用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c-Fos蛋白的表达。 结果 麻黄素组仔鼠10d、15d 时肝组织SOD、CAT的活性低于对照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组织c-Fos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中药组仔鼠肝组织SOD、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肝组织c-Fos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减弱(P<0.05或P<0.01)。结论 麻黄素对肝组织有明显的损伤效应,中药复方液可提高细胞抗氧化活性,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等作用,能有效减轻麻黄素对肝组织的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归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张梦思 邹婷 叶渊文 贾道勇 张岩岩 王亚平*
    2015 (2):  257-26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19
    摘要 ( )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P对照组,衰老模型组,ASP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qd×42d;ASP衰老模型组注射D-半乳糖的剂量与时间同衰老模型组,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 (100 mg/kg) qd×28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42d;ASP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14d,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同ASP衰老模型组)。药物注射完成后第2天,取脾脏测定脾指数,石蜡切片观察脾脏显微形态学;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脾细胞百分率,CCK8测定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周期与活性氧簇(ROS)含量; ELISA检测脾细胞分泌TNF-α、GM-CSF能力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ting 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21、RB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及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降低;脾细胞的SA-β-Gal阳性率,G1期与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衰老模型组比较,ASP使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与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提高;脾细胞SA-β-Gal阳性率,G1期及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论 D-半乳糖复制的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损伤明显,当归多糖对其致衰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蛋白耦联受体30对去卵巢小鼠子宫中toll样受体4分布与表达的影响
    刘红改 王璐 代盈盈 于得水 赵慧英*
    2015 (2):  265-269.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20
    摘要 ( )  

    目的 探讨雌激素膜性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子宫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将80只小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卵巢摘除(OVX)组、OVX注射0.1nmol、0.5nmol和2.5nmol GPR30激动剂 G1组及OVX小鼠注射0.1nmol、0.5nmol和2.5nmol GPR30拮抗剂 G15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子宫中toll样受体4(TLR4)的分布及TLR4 mRNA的表达量进行研究。 结果 TLR4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小鼠子宫的内膜上皮、腺上皮及间质细胞;G1高浓度组中TLR4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着色强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去卵巢小鼠给予GPR30拮抗剂G15后,TLR4的相对表达量随G15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各浓度组间TLR4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变化差异同OVX+G1组。各组小鼠子宫中TLR4 mRNA的表达量变化与TLR4相对表达量变化一致。 结论 GPR30可下调子宫中TLR4的表达,并可能介导雌激素参与子宫的局部免疫功能的调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学
    中国北方、南方汉族体重的差异
    李咏兰 郑连斌* 席焕久 宇克莉 陆舜华 包金萍 张兴华
    2015 (2):  270-27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21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南方汉族体重的差异。方法 2009年~2013年在中国50个地区测量了26 954例(乡村成人16 503例,城市成人10 451例)汉族成年人的体重值,比较中国北方、南方汉族体重的差异。 结果 u 检验显示,北方汉族[乡村男性为 (66.3±10.7) kg,城市男性为(70.9±11.0)kg,乡村女性为(58.4±9.6)kg,城市女性为(59.5±9.2) kg]体重均大于南方汉族[乡村男性为 (62.6±10.1)kg,城市男性为(65.7±10.1) kg,乡村女性为(53.6±8.4) kg,城市女性为 (55.4±8.6 )kg ](P<0.01)。 结论 北方汉族男性身材较高,腹围较大、背部皮下脂肪较厚是其体重重于南方汉族男性的原因。北方汉族女性的身高、上肢骨宽度、腹部和胸部的围度、四肢与躯干的皮下脂肪大于南方汉族,是其体重重于南方汉族女性的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工程学
    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的制备和鉴定
    陈凯 倪金虎 李剑敏 金可可 马羽捷 张琪 叶奕亨 汪洋 陈雷*
    2015 (2):  275-28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22
    摘要 ( )  

    目的 制备兔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为骨缺损、骨不愈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天然的生物支架材料。 方法 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游离双侧胫骨近端内侧骨膜,通过物理冻融(-80℃,24h)、去污剂洗脱(triton-X 100、SDS)和酶消化(DNA酶、RNA酶)获取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通过HE染色、DAPI染色、琼脂糖电泳和基因组DNA定量分析(n=5)测定细胞结构及DNA成分残留;Masson染色和羟脯氨酸测定法(n=6)定性定量检测骨膜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的保留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的表面微结构;CCK8法检测支架浸提液毒性;皮下包埋实验(n=4)观察该支架的免疫排斥反应。 结果 HE染色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表明去细胞支架无残留细胞;琼脂糖电泳未见明显DNA条带;DNA定量检测显示组织去细胞率达95%以上;Masson染色及羟脯氨酸测定表明去细胞支架胶原成分被保留;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细胞外基质呈现三维网状疏松结构;不同体积分数的浸提液对骨膜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普通培养基)比较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异体皮下包埋实验显示,该去细胞支架免疫排斥反应不明显。 结论 运用物理冻融、去污剂洗脱和酶消化等方法所获取的骨膜去细胞生物支架细胞去除彻底,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及主要成分保留完好,生物相容性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改良差时贴壁法分离培养鉴定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前体细胞
    冯文磊 张猛 印双红 徐芳洁 王艳杰 陈雪玲 吴向未*
    2015 (2):  282-28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5.02.023
    摘要 ( )  

    目的 探索同时从小鼠骨髓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内皮前体细胞(EPCs)及对其鉴定的方法。方法 小鼠骨髓细胞经改良差时贴壁法分离,以48h为时间点,48h内贴壁细胞传至3代后行成骨、成软骨、成脂分化诱导实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表面标记;48h后收集未贴壁细胞,传至3代后行血管形成实验,传至5代后行CD31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实验,FCM检测其表面标记。 结果 第3代48h内贴壁细胞可诱导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FCM 检测Sca-1、CD29、CD45、CD11b 阳性率分别为(98.30±0.75)%,(97.47±1.32)%,(1.87±0.15)%,(1.03±0.71)%;第3代48h后贴壁细胞在基质胶上可形成血管样结构,第5代48h后贴壁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CD31呈阳性表达,FCM检测CD34、CD1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 阳性率分别为(88.90±1.18)%,(92.73±2.90)%,(87.63±1.79)%。 结论 采用改良差时贴壁法可同时分离培养扩增小鼠骨髓 MSCs和 EPCs,且简便高效稳定可重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