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神经生物学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调节及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朱弘倚 张楠 于津泠 魏海萍 韩松 李俊发*
    2016 (2):  145-15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1
    摘要 ( )  

    目的 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在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缺血损伤中作用。方法 借助cPKCγ 基因敲除 (cPKCγ -/-) 小鼠,利用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在体缺血模型和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 离体细胞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生物化学技术,验证cPKCγ与突触蛋白-Ⅰ的相互作用,探讨cPKCγ 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调节及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 损伤后对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结果 免疫共沉淀结果证明,正常及缺血小鼠脑皮层组织中cPKCγ 与突触蛋白-Ⅰ 均存在相互作用;对突触蛋白-Ⅰ 5个可能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进行筛选发现,只有Ser549 和Ser55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OGD和cPKCγ 敲除前后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出,野生型(cPKCγ+/+)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中,OGD 处理使突触蛋白-Ⅰ Ser549 和 Ser553 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PKCγ 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上述两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而OGD 处理后降低趋势更明显(每组n=5,与野生型 OGD 组相比P<0.05);除此之外,OGD处理可使cPKCγ+/+ 和cPKCγ-/- 脑皮层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数目均显著降低(每组n=8,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PKCγ-/- 组降低现象更加显著(每组n=8,与野生型 OGD 组相比,P<0.05)。结论 缺血/低氧损伤情况下,cPKCγ 可能通过调节突触蛋白-Ⅰ Ser549 和 Ser553 磷酸化水平影响神经元突起的形态,从而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低氧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血管之间的相互关系
    崔占军边珂赵凯冰时书勤邓锦波*
    2016 (2):  152-15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2
    摘要 ( )  

    目的 探讨小鼠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血管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墨汁血管灌注等技术,对胚胎受孕15d(E15)至生后90d(P90)小鼠大脑内神经干细胞、神经前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 E15左右大脑皮质内开始出现血管网,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分支逐渐增多,血管体密度呈现增长趋势;成年后(P60)血管密度基本稳定。大脑皮质部位小血管走行方向与放射状胶质细胞长突起延伸方向一致,呈平行分布;大量放射状胶质细胞伸出膨大的足板参与血脑屏障的构筑;增殖的神经干细胞主要沿着血管走行方向及放射状胶质细胞长突起延伸方向进行迁移。 结论 在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不断增殖,并沿着血管走行方向及放射状胶质细胞长突起延伸方向进行迁移。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参与血管壁的构成,三者之间相互诱导,共同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与功能调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张力扩张子宫颈诱导大鼠延髓内脏带c-Fos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沈良华 吴仲敏 郑春华孙婷婷 李卫云 焦翠翠陈新忠凌树才*
    2016 (2):  159-165.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3
    摘要 (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and c-Fos in the rat medullary visceral zone with different uterine cervical distension(UCD),of which the transferring mechanism in the medulla oblongata is still unclear. Methods Adult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UCD 0g), 50g tension group (UCD 50g) and 100 g tension group (UCD 100g). The UCD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distension forces generated by hanging different standard weights (50g,100g) at the end of metal crooks. The distribution of nNOS, c-Fos and c-Fos/nNOS positive neurons was observed 2 hours after UCD by NADPH histochemistry and c-Fos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nNOS and c-Fos in the medulla oblongata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mRNA expression of nNOS and c-Fos in the medulla oblongata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Results c-Fos immunoreactive neurons in nucleus were brown, round or oval, while the cytoplasm was unstained. The cell bodies and processes of nNOS positive neurons were blue, and the nuclei were not stained in the form of a bubble. c-Fos/nNOSdouble labeled cell bodies and dendrites of neurons stained blue, and nucleus showed brown yellow. These neuron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 nucleus (NTS) and the lateral reticular nucleus (LRN). Compared with UCD 0 g group, the number of nNOS, c-Fos and c-Fos/nNOS positive neurons in the NTS and LRN of UCD 50 g group and UCD 100 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yeing significantly deepened. The protein and mRNA levels of c-Fos, nNOS in UCD 100 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UCD 50 g group (P<0.05). And bo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P<0.01) as compared with UCD 0 g group. Conclusion Acute uterine cervical dilatation in rats can lead to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Fos and nNOS in NTS and LRN of the medulla oblongata, nNOS positive neurons in NTS and LR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conduction of the UCD pain in the medulla oblongata.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elin在中枢神经系统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赵培文 鄢明超 李瑞玲 付苏 王靓 王晨阳 邓锦波*
    2016 (2):  166-17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4
    摘要 ( )  

    目的 探讨Reelin在中枢神经系统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方法 取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和野生小鼠(WT),胚龄16d(E16)至出生30d(P30)各年龄点,共192例。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与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检测两组小鼠中大脑皮质、海马、脊髓发育过程中放射状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增殖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并使用 Nissl 染色技术,分别对脊髓、海马、大脑皮质的组织学特征进行观察。 结果 脊髓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仅发生1次迁移,并形成套层,套层进而衍变成呈H型脊髓灰质。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同年龄Reelin基因缺失小鼠(Reeler小鼠)在形态结构、细胞迁移方面与野生型小鼠基本类似,但增殖的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在第1次迁移的基础上,海马的形成还需经历第2次神经细胞迁移,最终形成了双“C”字型结构的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在形态上Reeler小鼠锥体细胞层明显扩散劈裂为两层,齿状回颗粒层细胞明显增殖并向门区迁移以致颗粒层与门区的界限消失,形成鼓槌状结构;同时,增殖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放射状胶质细胞排列紊乱。新皮质的形成也需经历两次迁移,但第2次神经细胞迁移所形成的皮质板按照由内向外的迁移方式继续发育为界限清晰的6层结构;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同年龄点Reeler小鼠新皮质片层化结构紊乱,增殖的神经细胞和放射状胶质细胞数目均有所减少,并且放射状胶质细胞排列紊乱。 结论 脊髓、海马和新皮质分别代表了进化过程中的管状神经、古皮质和新皮质,Reelin可能是皮质进化的关键分子。Reelin参与了第2次迁移以及新皮质皮质板的继续分层,Reelin缺失可以引起上述皮质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古皮质和新皮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活性肠肽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
    庄文欣 刘宗昱王雪净李晓健刘金城付文玉*
    2016 (2):  178-18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5
    摘要 ( )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脑黑质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羟多巴胺(6-OHDA)定向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32只制备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为VIP组和模型组,VIP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1ml( 20μg/L),另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观察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 结果 模型组大鼠黑质损毁侧小胶质细胞即白细胞分化抗原11b(CD11b)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呈阿米巴样改变,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也明显上升(P<0.05),DA能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VIP组大鼠损毁侧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A能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 结论 VIP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减少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黑质DA能神经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RNA干扰联合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沉默作用
    赵伟 柴勇 房清敏 杨成*
    2016 (2):  185-19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6
    摘要 ( )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siRNA联合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后CTGF阳性表达的沉默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脊髓损伤(SCI)组、电针(EA)组、CTGF干扰(CTGF)组、CTGF干扰联合电针(EA+CTGF)组。制备SCI模型,将含有CTGF siRNA /invivofectamine的复合物植入CTGF、EA+CTGF组大鼠的脊髓(T10)损伤断端,SCI、EA组用invivofectamine转染试剂代替。EA、EA+CTGF组在模型制备后每天给予电针治疗。各组在3 d、7 d、14 d取损伤脊髓,应用Western blotting、RT-PCR测定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GFAP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做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SCI组相比,CTGF组、EA+CTGF组的CTGF、TGF-β1、GFAP蛋白表达下调,联合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EA+CTGF组CTGF、TGF-β1、GFAP mRNA表达明显低于SCI组、EA组和CTGF组(P<0.01)。免疫荧光发现,SCI组CTGF阳性细胞反应性增生;CTGF组CTGF表达减弱,阳性细胞数减少;EA+CTGF组CTGF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CTGF siRNA联合电针治疗使损伤脊髓CTGF表达下调,胶质反应减轻,抑制瘢痕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玻璃体注射腺相关病毒2和慢病毒转染大鼠视网膜的比较
    黄婷婷 曹文珞 张守梅 王栋 许家军*
    2016 (2):  191-19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7
    摘要 ( )  

    目的 通过玻璃体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2载体(rAAV2)和慢病毒载体(LV), 比较两者转染成年大鼠视网膜的异同。 方法 实验组大鼠60只,每组12只玻璃体内分别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2载体-增强绿色荧光蛋白(rAAV2-EGFP)、重组腺相关病毒2载体-神经突起素-增强绿色荧光蛋白(rAAV2-neuritin-EGFP)、慢病毒载体-红色荧光蛋白(LV-RFP)和慢病毒载体-神经突起素-红色荧光蛋白(LV-neuritin-RFP),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采用免疫荧光和CTB-FITC检测2种病毒载体在视网膜中转染的细胞及转染率,然后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突起素(neuritin)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rAAV2能够转染约70%视网膜节细胞(RGCs),LV主要转染色素上皮细胞,RGCs转染率仅为30%;rAAV2-neuritin-EGFP组神经突起素mRNA表达约是rAAV2-EGFP组和对照组的16倍,蛋白表达约为3倍;LV-neuritin-RFP组神经突起素 mRNA表达约是LV-RFP组和对照组的5.5倍,蛋白表达约为1.7倍。结论 rAAV2玻璃体注射后,转染大部分RGCs且神经突起素表达量高于LV,LV主要转染色素上皮细胞,提示基因治疗眼科疾病和损伤时,涉及到转染RGCs时应采用rAAV2载体,转染色素上皮时宜采用LV载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塞米松对大鼠肝细胞BRL-3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常翠芳赵卫明杨婧 李晓芳陈莎莎王改平徐存拴*
    2016 (2):  197-20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8
    摘要 ( )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BRL-3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处理BRL-3A细胞,于12、24、48、72、120 h后用MTT检测地塞米松对BRL-3A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分别用Annexin V-FITC双染法、PI单染色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等方法检测地塞米松对BRL-3A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结果 MTT检测表明,地塞米松能够抑制BRL-3A细胞的活性;Annexin V-FITC双染法分析显示,地塞米松具有显著促进BRL-3A细胞凋亡的效果;PI单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表明,地塞米松处理后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殖能力减弱;用Real-time PCR检测促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促增殖基因Ccnd1和Ju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用地塞米松处理后的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均表达上调,而Ccnd1和Jun均表达下调,说明地塞米松能促进BRL-3A细胞的凋亡。 结论 地塞米松可以促进BRL-3A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脂肪源和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表达的比较
    余霞李琼 任明芬 牛艳菲 甘黎 郭志坤*
    2016 (2):  203-20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09
    摘要 ( )  

    目的 探讨小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和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表面标记表达的差异。 方法 分别对小鼠脂肪源和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成脂、成心肌分化诱导、鉴定;流式细胞术与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CD29、CD44、CD45和CD73的表达并进行比较。 结果 BMSCs形态均一,呈长梭形;ADMSCs形态多样,呈梭形、星形、多角形等,胞体较大,表面分泌物较多;两者均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心肌样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BMSCs表面分子CD29、CD44和 CD73表达率分别为(83.43±1.97)%、(90.33±0.81)%、(2.63±0.42)%;ADMSCs表面分子CD29和CD44的表达率分别为(53.1±1.05)%、(34.8±2.1)%,CD73表达不稳定,在1.8%~19.7%之间波动。两种细胞均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45。免疫荧光显示,CD73分子与部分CD29、CD44阳性细胞共表达。 结论 小鼠BMSCs和ADMSCs均具有成脂、成骨、成心肌分化能力,但是在形态上和分子表达上均存在差异。BMSCs的CD44和CD29表达高于ADMSCs;而CD73的表达则相反,CD73在两种细胞的表达均较低,在ADMSCs的表达不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调节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增殖
    郭洪宇 赵玉娇 高博 李晓冬 张雅芳 杨慧科*
    2016 (2):  209-215.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0
    摘要 ( )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离子通道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 3.1)表达的影响,以及KCa 3.1在EGF诱导HUVECs体外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MTT法筛选EGF最佳实验浓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GF对HUVECs细胞KCa 3.1的表达;经KCa 3.1阻断剂TRAM-34处理,MTT法分析EGF诱导的HUVECs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RT-PCR法分析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表达的水平。 结果 EGF处理细胞48h后,MTT实验证实25μg/L浓度的EGF促细胞增殖效应最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GF明显促进KCa 3.1蛋白表达,且Western blotting提示KCa 3.1的表达上调1.4倍。进一步研究显示,高选择性阻断剂TRAM-34阻断KCa 3.1通道48h后EGF的促细胞增殖作用显著下降,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CDK4的mRNA表达下调,而cyclinD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KCa 3.1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进程调节EGF诱导的HUVECs增殖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大鼠心祖细胞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
    侯宾 张永春 蔡新华* 朱占占 田香勤
    2016 (2):  216-22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1
    摘要 ( )  

    目的 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新生大鼠心祖细胞(CPCs)。 方法 利用差速贴壁原代分离培养CPCs,形态观察和二乙酸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示踪法检测细胞增殖。使用Fluo-3/AM 钙离子检测法,检测集落增殖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集落增殖细胞的干细胞标记物及心肌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结果 差速贴壁法获得细胞培养1周左右即观察到集落增殖的细胞,圆/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增大。培养3周左右,细胞集落中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分化),逐渐出现突起或呈梭形等,集落中出现波动/跳动的心肌细胞。用CFDA SE示踪显示,细胞呈集落增殖特点;Fluo-3/AM 钙离子检测显示,集落增殖细胞中分化细胞的钙离子浓度增高。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不同的集落增殖细胞具异质性,存在c-kit+/CD34- 、Nanog+ /CD34-和c-kit-/Nanog-细胞集落;增殖的细胞集落存在c-kit和Gata4阳性共表达,随细胞分化出现心肌肌钙蛋白T(cTnT)细胞集落。 结论 差速贴壁法原代分离培养的心祖细胞具有集落增殖和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能力,是研究心祖细胞表面标记物、增殖和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生物学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孙琳 张文静 张静 吴靖芳*
    2016 (2):  221-22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2
    摘要 ( )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三者在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PTC组织中ALCA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样本中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三者的阳性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的异常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 结论 在PTC组织中ALCAM、β-catenin高表达,E-cadherin呈现低表达,三者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在PT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浓度乙醇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
    刘英杰* 李景华
    2016 (2):  228-23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3
    摘要 ( )  

    目的 探讨低浓度乙醇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法检测HepG2细胞内活性氧族(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9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MTT显示,低浓度乙醇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1.0、1.6mol/L乙醇作用6h后,细胞内ROS、Caspase-9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20),Rh123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n=20);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可见细胞核固缩呈圆珠状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显示,1.0mol/L乙醇作用6h可诱导27.92% HepG2细胞凋亡,5.4%细胞坏死;1.6mol/L乙醇作用6h可诱导31.22%HepG2细胞凋亡,15.1% HepG2细胞坏死。 结论 低浓度乙醇可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Caspase-9表达,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学
    臀肌悬带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徐高磊 韩秋霞 张振华 刘念 常成*
    2016 (2):  234-23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4
    摘要 ( )  

    目的 测量臀肌悬带的相关解剖学参数,为国人解剖学数据提供资料,同时为临床通过切除臀肌悬带降低坐骨神经麻痹发生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择国人成人尸体下肢标本24例,测量其臀肌悬带以及其与坐骨神经、第1穿动脉、股骨大转子尖和坐骨结节的关系。 结果 臀肌悬带的长度为(8.68±0.80)cm;悬带的近侧端和股骨大转子尖之间的距离为(6.57±0.92)cm;坐骨结节后尖的臀大肌纤维和悬带近侧端距离为(5.56±0.71)cm;悬带近侧2/3末端与坐骨结节的连线与坐骨神经夹角为(42.2±5.4)°;坐骨神经外侧缘与悬带近、远侧端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分别为(2.93±0.56)cm和(2.30±0.42)cm;大转子尖和第1穿动脉的距离为(10.84±0.54)cm;大转子尖和第1穿动脉升支的距离为(8.77±0.58)cm;悬带近端到第1穿动脉的距离为(3.84±0.53)cm;悬带近端到第1穿动脉升支的距离更近,为(1.78±0.93)cm。 结论 切断悬带近侧端约6cm就足以释放坐骨神经压力而不必完全切除悬带。第1穿动脉特别是其升支与臀肌悬带极为接近,极易受损,解剖分离后者与周围结构时,应极为谨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磁共振数据的三维半规管建模空间方向测量
    杨晓凯* 郑炎焱 吴曙智 叶华
    2016 (2):  238-24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5
    摘要 ( )  

    目的 测量半规管相互夹角和空间方向。 方法 对16例磁共振3D-CISS序列内耳检查影像,分割半规管结构建立三维模型,生成3D PDF文件,在各半规管取3点坐标,通过数学方法对同侧和双侧的半规管相互夹角以及各半规管和水平面的夹角进行计算。 结果 左右后半规管夹角为98.49°±12.07°, 可以推测后半规管和矢状面的夹角为49.25°±6.04°。左右水平半规管夹角为171.58°±3.78°;左侧后半规管和右侧前半规管夹角为165.56°±5.78°,右侧后半规管和左侧前半规管夹角为164.74°±6.46°,左侧水平半规管和水平面夹角为19.43°±3.02°,右侧水平半规管和水平面夹角22.11°±4.12°。 结论 左右共同平面对半规管近乎平行,后半规管和矢状面的夹角大于45°,两侧半规管总脚分叉点和眼球下缘平面更加接近水平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建立颅脑MRI图像、断层标本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的对比数据模型
    付廷刚* 张静 黄忠浩 贾方华
    2016 (2):  243-24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6
    摘要 ( )  

    目的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颅脑主要重要结构进行三维成像,探索建立1套正常颅脑部MRI图像、断层标本及三维重建图像的数据对照计算机模型,为影像诊断及颅脑部手术定位提供形态依据。方法 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将获得的MRI 图像、断层标本图像及重建的三维图像建立数据模型。 结果 建立的数据模型提供了颅脑部正常解剖学影像学对比特点,构建了主要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图像,使抽象结构数字化、立体化、可视化,有助于对人脑的理解。 结论 本数据模型把颅脑结构的三维图像结合到标本MRI的对比图中,有利于初次接触颅脑断层的初学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西兰大白兔脑静脉系统解剖
    李玉健* 赵冬青 沈张锋
    2016 (2):  247-249.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7
    摘要 ( )  

    目的 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脑静脉系统解剖。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乳胶灌注方法,通过新西兰大白兔股动脉将微导管导入颈内动脉近端造影及经上腔静脉行乳胶灌注,分析新西兰大白兔脑静脉系统解剖。 结果 新西兰大白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脑静脉解剖。 结论 新西兰大白兔脑静脉系统与人类相似,对脑静脉及静脉窦动物模型的制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现实系统在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三维解剖研究中的应用
    牛育鸿 白石阮彩莲*
    2016 (2):  250-25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8
    摘要 ( )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系统在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三维解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8例尸体头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颅MRI和CT扫描,将混合造影剂乳胶依次灌注到静脉系统和动脉系统中,灌注后行2次头颅CT扫描。解剖两侧尸体头颅时根据枕髁入路,切除部分小脑半球显露颅神经和脑干,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将所扫描的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根据数据结果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设计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手术路径,可选择颅盖和颅底的骨性标志点,采用相应的测量方式测验结果。比较不同手术路径解剖显露情况、手术解剖测量数据及各解剖结构在手术路径微创前后的变化。 结果 模拟手术路径直观地体现了神经、血管等随操作方向和角度等解剖结构变化。虚拟现实系统和尸体头颅测量结果一致,但是三维解剖模型数据测量无观察和测量角度限制。三维解剖影像模型显示,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体积、路径中静脉窦体积及岩骨骨性结构小于微创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神经体积在微创化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经枕髁入路微创化手术路径在限定靶点的情况下显露解剖结构随之变化,也减少对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学胚胎学发育生物学
    当归多糖拮抗致衰剂对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作用
    姜蓉 张梦思 贾道勇 张岩岩 夏婕妤 邹婷 叶剑文 王璐 王亚平*
    2016 (2):  254-26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19
    摘要 ( )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拮抗致衰剂对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每天1次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共42d;ASP衰老模型组,每天1次注射D-半乳糖剂量与时间同衰老模型组,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 (100 mg/kg),至第42天;正常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2d;ASP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d,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 28d(同ASP衰老模型组)。药物注射完成后第2天,取各组胸腺,测定胸腺指数,观察胸腺组织形态学,检测胸腺细胞衰老;制备各组胸腺细胞,体外培养细胞检测其增殖、细胞周期分布,测定细胞因子分泌量、细胞产生活性氧(R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 结果 D-半乳糖复制的衰老模型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损伤明显。与衰老模型组大鼠比较,ASP衰老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升高,胸腺皮质与髓质面积比例增加,胸腺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处于G1期胸腺细胞比例减少, G2及S期细胞比例增加,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阳性胸腺细胞百分率下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IL)-2、IL-6的分泌能力明显提高,SOD活性明显提升,ROS含量下降。 结论 当归多糖对致衰剂 D-半乳糖所致的胸腺损伤有明确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损伤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Y705)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静 杨阳 杨宁 邓晓惠 杨兴升 晁岚*
    2016 (2):  261-26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20
    摘要 ( )  

    目的 通过检测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Y7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p-STAT3 (Y705)和VEGF在子宫腺肌症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和14例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p-STAT3 (Y705) 和VEGF的定位和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组织中STAT3 mRNA 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 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组织中p-STAT3 (Y705)、STAT3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p-STAT3 (Y705)主要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核中表达,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相应的增殖期和分泌期p-STAT3 (Y705)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STAT3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VEGF主要表达在腺上皮细胞中,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相应的增殖期和分泌期VEGF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p-STAT3 (Y705) 促进血管生成对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学
    #br# 中国北方汉语族群汉族成人的体型
    温有锋 杨洋 席焕久* 郑连斌* 徐国昌 海向军 张国徽
    2016 (2):  268-27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21
    摘要 ( )  

    目的 探讨我国境内汉语方言族群中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不同汉语方言区汉族成人的体型差异。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来自甘肃、河北、河南、辽宁和陕西5省共计6201名(男3075名,女3126名)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小腿围等10项指标,并应用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进行体型判定。 结果 甘肃省、河北省男性体型以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为主,河南省、陕西省男性的体型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辽宁省男性以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为主;5省汉族女性的体型均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型为主。 结论 北方汉语方言族群汉族成人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体质特征,北方汉语方言区的3个次方言区的汉族群体已呈现出一定的体型差异,但不同区域的汉族群体仍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东乡族成人身体脂肪含量及分布随年龄变化特点
    叶蓁蓁 何烨* 海向军 马卫红 何进全 马斌 顾巧玲 苏露 杨涛
    2016 (2):  274-28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22
    摘要 ( )  

    目的 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甘肃东乡族成人脂肪含量及分布随年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91例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成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脂肪组织相关体成分指标。 结果 在总体人群及各个年龄组,甘肃东乡族成年女性的总脂肪量、皮下脂肪含量、躯干及四肢脂肪量均高于男性(P<0.01);内脏脂肪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性内脏脂肪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男、女性皮下脂肪含量、躯干脂肪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岁年龄组到40岁年龄组上升最快,在50岁年龄组稍有下降,此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女性左上肢脂肪量呈持续上升状态,20岁年龄组到40岁年龄组上升较快,此后上升速度放缓;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20岁年龄组到40岁年龄组上升较快,在50岁年龄组稍有下降,此后呈缓慢上升趋势。男、女性右上肢脂肪量、双下肢脂肪量均在40岁年龄组达峰值后呈下降趋势。 结论 甘肃东乡族成年女性除内脏脂肪外,其余身体各部位的脂肪含量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甘肃东乡族成人的脂肪含量均发生变化,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脂肪变化趋势略有不同,但内脏脂肪含量和女性左上肢脂肪量一直呈上升趋势,50岁年龄组是各部位脂肪含量发生趋势改变的时间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瘤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宋大勇 李志强* 权哲 赵军 张宁 许大远
    2016 (2):  281-28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23
    摘要 ( )  

    目的 比较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与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瘤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50名临床8年制5年级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操作,将学生随机分为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组(n=25)以及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瘤模型组(n=25)。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组以大鼠胶质瘤细胞系9L脑纹状体注射Wistar大鼠模型进行实验操作;而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瘤模型组则以慢病毒载体介导 Ras的表达以及Akt 的激活,注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re 基因小鼠进行实验操作。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成果。 结果 与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组相比,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瘤模型组成员对该模型的教学反馈评价更高,该模型的重复性更好,使学生对肿瘤分子水平的认识更深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胶质瘤模型在教学中应用具有可行性,不仅提供了一个较新的模型,也使得学生能够从分子水平认识肿瘤,对于肿瘤的理解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双色荧光示踪鸡胚脊髓两侧连合纤维投射研究方法的建立
    于亚楠 刘彦礼杨慈清张必超 徐振平* 林俊堂*
    2016 (2):  284-28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6.02.024
    摘要 ( )  

    目的 建立1种双色荧光示踪鸡胚脊髓两侧连合纤维投射的实验方法。 方法 鸡胚孵育至胚龄2.5~3d,通过鸡胚活体原位电转基因技术将携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pCAGGS-GFP)准确注射到鸡胚脊髓腔,实现定时、定位活体电转基因。转染后继续孵育至6d,取GFP阳性表达的胚胎,部分做脊髓横向切片,部分利用open-book技术将脊髓展开观察连合纤维的发育情况,每组至少取3个标本。其后在脊髓非转染侧连合神经元所在之处,点状注射DiI乙醇溶液,封片后于4℃避光孵育3d,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脊髓连合纤维投射情况。 结果 脊髓横切及open-book结果显示,鸡胚脊髓GFP阳性转染侧的神经元轴突穿过底板投射到脊髓对侧;同时在open-book结果中还可观察到,转染侧轴突穿过底板后分别沿腹索和外侧索向头尾部投射;DiI标记的非转染侧连合神经元轴突也同样穿过底板投射到对侧,并在侧索白质内延伸。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1种双色荧光示踪鸡胚脊髓两侧连合纤维投射的研究方法,为研究脊髓神经发育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