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神经生物学
    C1型尼曼-匹克氏症小鼠嗅球细胞的病理变化
    闫欣 乔梁 林俊堂
    2016 (1):  2-6. 
    摘要 ( )  
    目的 通过观察NPC1基因突变型小鼠嗅球的形态学变化,探讨C1型尼曼-匹克氏症对嗅觉系统的影响。方法 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种系基因型;选取出生后第30 d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对比嗅球系统中神经元轴突的形态结构和髓鞘形成,以及SMI31和MBP的表达情况;TUNEL方法染色检测嗅球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NPC1基因突变型小鼠嗅球中NPC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增加;SMI31免疫荧光显示嗅球内神经丝蛋白发生变性聚集,导致神经纤维缠结;同时,MBP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髓鞘形成受到抑制。结论 NPC1基因突变能够引起嗅球神经细胞发生病理性变化,影响嗅觉系统的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鸡肠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标记蛋白钙结合蛋白S100β在小肠中的分布
    徐春生 祁凤华 摆世林 陈城 蔡婷婷
    2016 (1):  7-11. 
    摘要 ( )  
    目的 观察了10只健康黄羽肉鸡肠神经胶质细胞结构特征及S-100β蛋白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神经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免疫组织化学SABC-AP法研究S-100β蛋白的分布特征。结果 电镜观察表明鸡肠神经胶质细胞(EGCs)在小肠各段均呈星形,细胞核不规则,胞质中分布有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无髓神经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100β在鸡小肠各段黏膜上皮细胞、肠腺表达较强,其中,上皮细胞基膜和肠腺上皮细胞顶端为强阳性,固有膜表达较弱,在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鸡肠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在小肠的分布特点与哺乳动物较为相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余萍萍 王莉 唐凡人 周露玲 曾立 杨琴
    2016 (1):  12-17. 
    摘要 ( )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缺血对照组(Con)和白藜芦醇组(Res),每组20只。缺血3 h后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或无水乙醇,连用7 d。脑缺血24 h时,TTC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干湿称重法检测脑含水量。缺血24 h、7 d、14 d分别行Bederso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素蛋白的表达。结果 TTC染色显示对照组和白藜芦醇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高(P < 0. 05),而白藜芦醇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 < 0. 05)。脑含水量检测显示对照组和白藜芦醇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 < 0. 05),但白藜芦醇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24 h、7 d、14 d对照组和白藜芦醇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 0. 05),但白藜芦醇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 05)。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24h时脑缺血皮质突触素阳性表达减少,7 d 、14 d时逐渐增加,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白藜芦醇组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4 d增加更明显。WB显示对照组24 h、7 d、14 d脑缺血区皮质突触素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 0. 05),但7 d 、14 d时逐渐增加;白藜芦醇组各时间点较缺血对照组显著增强(P < 0. 05),14 d时增加更显著。结论 白藜芦醇治疗可增强脑缺血大鼠突触素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多潜能干细胞诱导成神经前体细胞及其分化探讨
    武赟 徐群渊
    2016 (1):  18-22. 
    摘要 ( )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强,既能避免免疫排斥, 又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而且取材方便,因而有望成为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备选细胞。但近来的实验研究发现,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脑内移植后成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将其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再进行移植治疗脑损伤应能有效避免其成瘤性。为此,本研究采用N2B27作为选择培养基,多步法贴壁培养把诱导多潜能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发现该细胞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nestin阳性,有极个别的β-Tub-Ⅲ阳性的细胞。在分化培养基内培养7天后,β-Tub-Ⅲ阳性的细胞增多。本实验初步表明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在体外可以被诱导为有一定神经特征的神经前体细胞,该细胞有望用于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Reelin基因型小鼠海马结构组织学差异
    杨慈清
    2016 (1):  23-27. 
    摘要 ( )  
    目的 通过对不同reelin基因型小鼠海马区组织学结构的比较分析,为reelin在海马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杂合子reelin小鼠繁殖后代,在出生后10天进行基因型鉴定,设reelin+/+、reelin+/-和reelin-/-三组,每组3只小鼠。鉴定后的小鼠通过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后剥离全脑,通过多聚甲醛固定、蔗糖脱水后冰冻切片,采用DAPI染色细胞核,用荧光免疫组化标记Tbr-1、NeuN和GFAP特异性表达的细胞,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后进行结果的分析;结果 从DAPI染色的细胞核及Tbr-1、NeuN和GFAP标记的细胞结构可以看出,reelin+/+型小鼠和reelin+/-型小鼠海马区都具有相似的结构,但将reelin+/+和reelin-/-型小鼠相比较,reelin-/-型小鼠海马结构模糊,齿状回细胞向门区扩散,海马本部的细胞层结构发生紊乱,出现密集双细胞带,GFAP标记细胞减少;结论 Reelin的缺失表达对小鼠大脑正常结构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在reelin表达缺失后海马区齿状回细胞分布弥散,海马本部细胞层的分布也发生紊乱,胶质细胞及纤维分布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胆苦苷对新生大鼠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Caspase-3、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王建中 雷有杰 蒋红英 王福青
    2016 (1):  28-33. 
    摘要 ( )  
    目的 研究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GP)对新生大鼠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元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无糖培养基加缺氧法建立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龙胆苦苷进行干预。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率;化学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 Bax 和 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oechst 33342染色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LDH漏出率增加,Caspase-3、 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龙胆苦苷(40、20、10mg/L)可显著降低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凋亡率和LDH漏出率;龙胆苦苷(40mg/L)可明显抑制Caspase-3、 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龙胆苦苷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所诱发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表达,抑制Caspase-3、Bax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氯化锂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致小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及其机制
    夏婕妤 李静 张岩岩 贾道勇 张梦思 陈粼波 景鹏伟 陈雄斌 王璐 王亚平
    2016 (1):  34-41. 
    摘要 ( )  
    [摘要] 目的 探讨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cl)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致小鼠Sca-1+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progenitor cells,Sca-1+ HSC/HPC)衰老及其机制。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 HSC/HPC。纯化后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Licl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Licl(终浓度10mmol/L);D-半乳糖致衰组,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D-半乳糖(终浓度166mmol/L),各组培养48h。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检测Sca-1+ HSC/HPC多向分化潜能,CCK-8检测Sca-1+ HSC/HPC 增殖能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β-catenin、GSK-3β、P53、P21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胞浆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icl组与D-半乳糖致衰组Sca-1+ HSC/HPC增殖能力下降,形成CFU-Mix数量下降,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增加,β-catenin、P53、P21蛋白表达上调,GSK-3β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内8-OH-dG水平升高。结论 Licl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使细胞DNA氧化损伤,上调P53/P21途径,这可能导致小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氧化损伤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袁颖琳 何芸 张琴 杨发建 杨俊霞
    2016 (1):  42-48. 
    摘要 ( )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表达变化与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探讨ACE2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 用不同浓度ox-LDL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泡沫化,油红O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内脂质堆积变化,并定量分析细胞内脂滴含量,通过检测细胞上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鉴定细胞氧化损伤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E2及MAS mRNA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 结果 不同浓度(20、40、60、80 μg·ml-1) ox-LDL处理巨噬细胞24 h,油红O染色可见巨噬细胞变大、变圆,胞浆内脂滴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用60 μg·ml -1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组中MDA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CE2和MAS mRNA 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SOD活性与GSH 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巨噬细胞泡沫化氧化损伤进程与ACE2及其下游受体MAS表达下调密切相关,提示ACE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OD及GSH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D73亚群心肌分化能力评价
    郭志坤 张珉 高建辉 李琼 余霞 王晶晶
    2016 (1):  49-54. 
    摘要 ( )  
    目的 探讨CD73+和CD7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两个亚群向心肌分化能力差异,筛选出心肌分化优势亚群,为进一步开展细胞治疗心肌疾患提供实验参考。方法 流式细胞仪分选CD73+/CD73- ADMSCs 亚群,HE染色观测其形态。体外5-aza诱导CD73+/CD73- 亚群,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心肌特异性心肌肌钙蛋白c-TnT,Real-time PCR检测c-TnT、Gata-4变化;DAPI标记两个亚群后,移植到大鼠心肌内,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移植细胞c-TnT表达。结果 CD73+ADMSCs形态以小细胞为主呈细长形或纺锤状,CD73-细胞以宽大扁平或方形等为主。体外成心肌诱导后,CD73+ADMSCs心肌特异性c-TnT表达率45.5% 、CD73-亚群5.75 %,基因水平上CD73+亚群表达c-TnT、Gata-4明显高于阴性亚群(P<0.01)。体内CD73+亚群较阴性亚群高表达c-TnT。结论 CD73+ADMSCs较CD73-ADMSCs具有更高向心肌分化的潜能,CD73+ADMSCs可能更具有心肌治疗的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体外分裂方式
    郭志坤 李辞霞 常玉巧
    2016 (1):  55-61. 
    摘要 ( )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状态下心肌成纤维细胞(CFs)的形态特征和分裂增殖方式,为研究心肌再生的机制和心肌损伤治疗提供细胞学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CFs,免疫荧光双标波形蛋白和磷酸化组蛋白H3(H3P)、波形蛋白和微管蛋白。利用活细胞工作站、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时相。结果 CFs培养0.5~1h贴壁伸出伪足,生长状态好、形态多样,双核多,培养3~4d细胞增殖力旺盛,可见大量隆起变圆的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少数CFs分裂期仍维持扁平状;偶见无丝分裂现象。圆隆型有丝分裂时长约为20~30min;扁平型分裂时程40~50min。分裂前期胞核形状规则,H3P开始表达;前中期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H3P在染色体上高表达,纺锤体呈典型纺锤样;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H3P随染色单体分裂;末期子核形成,微管聚结在两子核之间;胞质分裂形成两子细胞,H3P消失。结论 体外培养的CFs存在圆隆型和扁平型两种分裂形态,在分裂方式上存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不同的分裂形式在功能上可能存在互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角膜上皮样细胞的分化
    陈国玲 肖瑛 刘艳丽 刘执玉
    2016 (1):  62-66. 
    摘要 ( )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向角膜上皮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 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人眼角膜基质细胞(Human corneal fibroblasts, HCFs)并进行传代培养;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对细胞进行鉴定。利用角膜上皮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对处于共培养体系的HMSCs进行诱导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角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角蛋白12(cytokeratins12, CK12)在分化细胞的原位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分化细胞CK12 mRNA的表达,用单独培养的HMSCs做对照。 结果 HMSCs和HCFs贴壁生长,以梭形为主,接近汇合的细胞排列有一定方向性,呈漩涡状;HMSCs阳性表达CD29、HCFs阳性表达波形纤维蛋白;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HMSCs形状逐渐由长梭形变为不规则多边形,与上皮细胞的形态相似;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分别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证实分化细胞表达CK12。结论 在一定诱导条件下,体外培养的HMSCs可向具有角膜上皮细胞表型的上皮样细胞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生物学
    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基因表达分析
    王凤 孙朝晖 马文丽 郑文岭
    2016 (1):  67-71. 
    摘要 ( )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肝细胞癌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谱。方法 以GEO数据库的基因表达谱数据GDS4880、GDS4887为分析材料,采用Qlucore Omics Explorer软件筛选慢性丙型肝炎与HCV相关性肝细胞癌芯片数据的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PANTHER、DAVID、STRING、Cytoscape对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出共差异表达基因328个,其中上调表达133个,下调表达195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定位等生物过程,p53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14个蛋白质(CYP2B6、CYP2E1、AKT1、CDK16、RELA、CDC27、PIK3CA、GNB1、FOXO1、FYN、PDPK1、SCAND1、SGOL1、RPH3AL)。结论 CYP2E1等14个基因可能与HC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学
    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可视化磁敏感加权成像
    张小芬 李建策 任传根 温新东 乔会煌 陈成春
    2016 (1):  72-79. 
    摘要 ( )  
    目的:丘纹静脉作为大脑内静脉的重要属支,主要引流脑深部基底核及髓质深部静脉血。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新的脑静脉成像技术,尤其对微小静脉敏感。本文旨在利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来探索丘纹静脉及其细小属支的解剖形态,为丘纹静脉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行3.0T磁共振系常规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头部扫描,利用最小密度投影(mIps)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3个断层的图像。通过SWI原始图像以及重建后图像,对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将丘纹静脉分为Ⅰ型和Ⅱ型,同时将尾状核前静脉分为2种类型(1型、2型)和3种类型(A型、B型、C型)。结果:丘纹静脉的引流区域包括尾状核、内囊、豆状核、外囊、屏状核、最外囊以及额顶叶脑髓质深部,但丘脑除外。丘纹静脉、尾状核前静脉、尾状核横静脉的显示率依次为92.5%、87.5%、63.8%。丘纹静脉Ⅰ型和Ⅱ型的显示率分别为79.7%、20.3%;并且右侧大脑Ⅰ型更多见(P <0.05)。尾状核前静脉分型中以1支型(80.4%)和A型(68.9%)最常见。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能清晰显示活体脑深部丘纹静脉及其细小属支的解剖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学胚胎学发育生物学
    慢性寒冷暴露与小鼠心肌及脑血管的改变
    屈婷婷 李瑞玲 王颖 周莉 邓锦波 邓洁心
    2016 (1):  80-86. 
    摘要 ( )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寒冷暴露对小鼠心脏及脑血管的影响,及寒冷诱导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机制。 方法 选择生后90~180d的成年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寒冷暴露组两组,每组30只。寒冷暴露组置于温度为-1―4℃环境中饲养30d,建立慢性寒冷暴露模型。测量心脏指数(heart mass index, HMI);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参数;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墨汁灌注法观察脑血管体密度。 结果 慢性寒冷暴露可诱导小鼠心肌肥厚,脑血管体密度减少,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目明显增多,对心脏和脑血管造成损伤。 结论 慢性寒冷暴露可导致心脏和脑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这与雌激素直接参与寒冷应激反应过程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n1抑制剂对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连秀丽 宋婵婵 贺琳 程霄翔 陈俊明 杜娟 刘玥 王世鄂
    2016 (1):  87-94. 
    摘要 ( )  
    目的 观察Pin1在小鼠植入前胚中的定位分布及其抑制剂胡桃醌(Juglone)对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in1在植入前胚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发育阶段植入前胚中Pin1的分布;收集小鼠1-细胞胚,以KSOM培养液为对照组,以培养液中添加有不同浓度的Juglone为实验组,观察各组1-细胞胚体外发育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体外发育2-细胞胚内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Oct4、c-Myc和Klf4)mRNA表达水平。结果 小鼠不同发育阶段植入前胚中都存在Pin1的表达,胞质和胞核内均有分布,且核内荧光着色明显比胞质强;10μmol/L和25μmol/L的Juglone持续作用93h(hCG后27h-120h)使1-细胞胚阻滞于2-细胞阶段,极少能过渡至4-细胞胚 (P<0.001)。25μmol/L Juglone短时间作用18h(hCG后27h至45h)同样使1-细胞胚发育阻滞于2-细胞胚 (P<0.001);25μmol/L Juglone组2-细胞胚内Sox2 mRNA表达水平低于KSOM组(P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mi-1在不同发育阶段食管上皮的表达及其意义
    周文斌 刘洋 史苏云 陈小雪 裴学莲 慕晓玲
    2016 (1):  95-101. 
    摘要 ( )  
    目的:观察PcG 家族蛋白Bmi-1在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mi-1在食管上皮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小鼠胚胎、20例成年小鼠、15例人体胚胎、18例正常成年人食管上皮组织及17例食管癌组织中Bmi-1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Bmi-1的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mi-1在各组食管上皮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但各组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mi-1在小鼠与人体胚胎时期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生后食管上皮组织。 Bmi-1在人体胚胎、正常成年人食管上皮及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食管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Bmi-1在不同发育阶段食管上皮组织的表达强度不同,与食管上皮组织的发育密切相关。另外,检测Bmi-1的表达对研究食管上皮组织的发育生物学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对冻融小鼠卵巢移植早期组织结构的影响
    唐飞
    2016 (1):  102-106.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不同丹参注射液剂量对冻融小鼠卵巢移植早期卵泡发育影响的研究。方法 收集1日龄小鼠卵巢,慢冻速融后移植至F1代8-12周雄鼠的肾被膜下,分生理盐水组和低(0.4ml/kg)、中(4ml/kg)、高(40ml/kg)剂量丹参干预组,每组15只,分别于移植后第二天(2d)、第七天(7d)和第十四天(14d)回收12组卵巢移植物。观察冻融卵巢组织移植前后的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计数卵泡数量。 结果 光、电镜观察各组卵巢组织移植后7d卵泡细胞和颗粒细胞结构欠完整,移植后14d卵泡结构恢复正常。移植后14d高剂量丹参组(36.2%)各级卵泡数及卵泡存活率多于中、低剂量丹参组(24.2%、20.5)、生理盐水组(12.6%),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结合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早期的缺血缺氧对小鼠卵巢组织造成了远比冻融过程更严重的损伤;丹参能促进移植后冻融小鼠卵巢卵泡发育,以高剂量丹参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麻素预适应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瑶 文飞 何花 杨萍 赖婷婷 陆地 孙林
    2016 (1):  107-112. 
    摘要 ( )  
    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体重(250 ±30)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I/R )组 、天麻素预适应(10、50、100、200μmol/L)组。应用 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 各组分别平衡灌注、 全心停灌各 30min,再灌注60min,采用心脏电生理指标、心肌酶学指标、心肌形态学变化(TTC染色)等三个层面来观察天麻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的影响,以评价不同浓度的天麻素在MIRI中有无心肌保护作用。 结果:天麻素预适应明显抑制I/R 引起的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 ±dp/dtmax)的变化百分率下降, 冠脉流出液中肌钙蛋白(Trop-1)、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释放减少,心肌组织内CK 活力降低 ,组织病理学损伤改变明显减轻 ,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功能, 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结论 :天麻素对I/R引起的心肌损伤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天麻素预适应可增加离体灌流心脏的LVDP和±dp/dtmax, 减少冠脉流出液中Trop-1、CK MB、LDH及CK等心肌酶的释放 ,减少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 从而表现出对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肌性肌球蛋白 II-B 调节斑马鱼咽弓的发育
    王鸿奎 王学谦 王新 袁玮 刘东
    2016 (1):  113-116. 
    摘要 ( )  
    目的 观察和分析Nonmuscle Myosin II(NM II)家族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期咽弓的表达及其对咽弓发育的影响。方法 通过斑马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及冰冻切片技术(n=10),观察NM II家族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期咽弓的表达情况。利用软骨的阿辛蓝染色方法,对野生型对照组(n=10)和Blebbistatin处理组(每个浓度n=10)的斑马鱼胚胎进行比较,分析NM II对斑马鱼胚胎期咽弓发育和形成的影响。结果 胚胎发育72 hours post-fertilization(hpf),NM II-B在斑马鱼发育着的咽弓部位有特异性的表达;120 hpf,NM II-B在咽弓表达增加。Blebbistatin特异性抑制NM II-B功能后,斑马鱼咽弓发生明显发育缺陷,部分软骨细胞出现显著形态改变;抑制咽弓形成的作用与Blebbistatin浓度呈现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NM II-B通过影响咽弓软骨细胞从而调节斑马鱼胚胎期咽弓的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突状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的变化
    魏静波
    2016 (1):  117-121. 
    摘要 ( )  
    目的 检测不成熟DCs及成熟DCs的标记物CD1a和CD8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不同发育阶段的DC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病理检查确诊 的“巧克力囊肿”患者30例,分别取其异位内膜组织(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同时选取30例非内异症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a、CD83蛋白表达和分布,免疫印记法检测CD1a、CD83蛋白表达量。结果 CD1a和CD83阳性细胞均分布于固有层基质细胞间,血管周围;CD1a蛋白在对照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表达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3蛋白在对照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表达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局部imDCs增多、mDCs减少,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筋膜学》简介
    杨春 王军 原林
    2016 (1):  121-121. 
    摘要 ( )  
    《筋膜学》通用教科书是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医学院原林教授带领课题组在国家863数字人研究、国家973筋膜学项目研究的支持下对人体结缔组织(筋膜)进行宏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学
    河南回族成人四肢肌肉量、脂肪量电阻抗参数及与围度的相关性
    徐国昌 马长德 刘暖 徐飞 刘永
    2016 (1):  122-128. 
    摘要 ( )  
    目的 测定河南回族成人四肢肌肉量、脂肪量电阻抗参数,探讨四肢围度与肌肉量、脂肪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测量1144例河南地区20岁以上回族成人的肌肉量、脂肪量,并测量身高、体重和四肢围度值。结果 男性右侧臂围(30.87±1.98)cm、前臂围(26.02±2.45)cm、大腿中部围(51.09±3.64)cm、小腿围(36.79±2.12)cm,与对应肢体肌肉量、脂肪量高度线性相关(r=0.734,0.715,0.866,0.808)。女性臂围(27.07±2.54)cm、前臂围(22.02±2.66)cm,与对应肢体肌肉量、脂肪量显著性相关(r=0.635,0.682);大腿中部围(45.68±3.32)cm、小腿围(31.61±2.16)cm,与对应肢体肌肉量无关,而与脂肪量显著性相关(r=0.531,0.543)。结论 通过测量肢体电阻抗参数可推测肢体肌肉量、脂肪量数值,河南回族成人四肢围度与肌肉量和/或脂肪量内在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性上颌骨与颅骨的回归分析
    敖绍勇 陈洪
    2016 (1):  129-133. 
    摘要 ( )  
    目的 探讨建立用上颌骨指标推断整体颅骨主要指标的回归方程。方法 选用成年男性含下颌骨的颅骨135例,测量指标共计37项,按体质人类学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剔除r <0.4相关性较差的配对。结果 建立了用上颌骨指标推断整体颅骨主要指标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78个。对方程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所得方程,可用于利用上颌骨对其整体颅骨主要指标的推断,为颅骨的复原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及西藏藏族成人体成分调查分析
    杨秀琳 何烨 马斌 窦春江 白静雅 海向军
    2016 (1):  134-138. 
    摘要 ( )  
    [摘要] 目的 收集我国藏族居民体成分数据并比较甘肃、西藏藏族成人体成分各指标差异,揭示藏族成人体成分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分析该人群体成分与生活环境、慢性病发病的关系提供科学基础。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西藏藏族自治区日喀则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成年居民共814名,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检测受试者体成分各项指标,比较两省区藏族成年人体成分数据的差异。 结果藏族成年男性BMI、去脂体重、体脂肪率、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肌肉量、身体水分及蛋白质量、腰臀比(WHR)均在40~50岁达到峰值,基础代谢在40~5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降,细胞内外液比值(E/I)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性去脂体重、肌肉量、基础代谢在30~40岁达到高峰,身体水分量在40~50岁达到最大值;BMI、体脂肪率、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WHR及E/I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而蛋白质量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甘肃藏族BMI、去脂体重、肌肉量、皮下脂肪含量、内脏脂肪含量、身体水分、基础代谢、超重肥胖比率均高于西藏藏族,西藏藏族成人WHR过高的比率高于甘肃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藏族成人男性及女性体成分中脂肪相关指标随年龄增长分别呈正弦曲线及单向增高变化;不同地域藏族成人体成分也存在差异,甘肃藏族成人体成分多项指标尤其是大部分体脂肪相关指标高于西藏藏族成人,可能会导致甘肃藏族成人慢性病发病率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斑马鱼3D解剖互动系统的制作
    林金杏 章琳俐 胡建华 高诚 冯丽萍 魏晓锋 陈微 陈秋生
    2016 (1):  139-144. 
    摘要 ( )  
    目的 旨在制作斑马鱼三维(three-dimension, 3D)解剖互动系统软件。 方法 采用光镜和Micro-CT的方法研究了斑马鱼的组织构造,并收集其形态结构图像。使用Photoshop对获得的连续切片(HE染色)的图片进行校正,使用Autodesk 3ds Max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建立。 结果 获得了斑马鱼骨骼的3D成像和连续切片图像(雄鱼144张,雌鱼179张),实现了斑马鱼重要器官的3D重构,建立了斑马鱼3D解剖互动系统(V 1.0),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989966号)。 结论 斑马鱼3D解剖互动系统软件制作的完成为研究斑马鱼立体形态学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研究人员掌握斑马鱼的组织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