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生物工程学
    条件培养基诱导人牙髓干细胞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
    葛芳 杜立群
    2019 (4):  527-53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21
    摘要 ( )   PDF(14229KB) ( )  

    目的 探讨条件培养基(CM)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PSCs)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DP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DPSCs,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基础培养基(BM)和不同比例CM培养的DPSCs增殖活性,选用30%、60%、90% CM诱导DPSCs,BM培养的DPSCs设为阴性对照组,免疫荧光检测角膜上皮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3(CK3)、细胞角蛋白12(CK12)的表达。 结果 DPSCs增殖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诱导3 d时,30%、60%、90% CM组细胞不表达CK3,60%和90%CM组细胞开始表达CK12;7 d时,30%、60%、90%CM组细胞可见CK3、CK12的表达;11 d和14 d时,30%、60%、90%CM组细胞继续表达CK3、CK12。BM组细胞未见CK3、CK12表达。 结论 在一定诱导条件下,DPSCs可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健康中国战略下以人体解剖学为契机优化军医大学人文教育
    寇珍珍 李辉 李云庆
    2019 (4):  533-53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22
    摘要 ( )   PDF(772KB) ( )  

    人体解剖学为医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开始接触到的最重要的基础医学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导下如何以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为契机,在军医大学中优化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深化医学生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和实践认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刘思齐 张艳 孙娟 陈春花
    2019 (4):  537-54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23
    摘要 ( )   PDF(968KB) ( )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约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5%,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SAH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导致流向大脑重要部位的血液中断,进而引起脑缺血,是导致SAH后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SAH之后的3~12 d,平均持续两周。SAH后CVS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参与的过程,主要包括溶血产物产生,血管舒张收缩因子失衡,炎症、信号级联反应的激活及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SAH后CVS的治疗分为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有效地预测、预防和治疗CVS将显著提高SAH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我们就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症反应在细胞焦亡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作用
    王熹芝 袁佳莹 张剑 张宋欧 刘学红
    2019 (4):  543-54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24
    摘要 ( )   PDF(3901KB) (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AS)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而其又广泛参与细胞焦亡过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适配器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以及Caspase-1等细胞焦亡的重要功能分子均参与AS形成,细胞焦亡的过程中伴随白细胞介素等炎症介质的产生及释放,而炎症反应又可反过来促进细胞焦亡的发生发展。我们分别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焦亡形成中的作用,炎症反应在这两者之间的桥梁作用等3个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学
    中国广西人群S100B基因rs1051169 G/C和rs9984765 T/C的多态性
    刘纯宏 陆玉兰 王荣 黄华佗 韦叶生
    2019 (4):  517-52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9
    摘要 ( )   PDF(2071KB) ( )  

    目的 探讨中国广西人群S100B基因rs1051169 G/C和rs9984765 T/C 位点遗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比较其与不同种族和地区人群的分布差异。 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技术(SBE-PCR)和DNA测序法对398例广西体检者的S100B基因rs1051169 G/C和rs9984765 T/C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学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数据库公布的HapMap-具有北欧和西欧血统的犹他州人群(CEU)、HapMap-非洲尼日利亚伊巴丹的约鲁巴人(YRI)、HapMap-日本东京人群(JPT)和HapMap-中国北京汉族人群(HCB)4个人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广西人群S100B基因rs1051169 G/C位点存在GG、CG和CC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41.2%、44.7%和14.1%,G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3.6%和36.4%。rs9984765 T/C位点存在TT、CT和CC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47.7%、44.5%和7.8%,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0%和30.0%。rs1051169 G/C和rs9984765 T/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51169 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HapMap-CEU、HapMap-YRI和HapMap-J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apMap-HCB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9984765 T/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HapMap-YRI、HapMap-JPT和 HapMap-HC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apMap-CE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广西人群S100B基因 rs1051169 G/C和rs9984765 T/C位点存在多态性,且其多态性与不同种族和地区人群比较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学胚胎学发育生物学
    当归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睾丸的保护作用
    邱竹 姜蓉 汪子铃 陈粼波 陈雄斌 王璐 黄国宁 王亚平
    2019 (4):  506-51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7
    摘要 ( )   PDF(2841KB) ( )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小鼠睾丸的保护作用与机制。 方法 C57BL/6 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SP对照组、衰老模型组ASP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120 mg/kg,qd×42);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时与等量生理盐水;ASP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5 d,第16天开始腹腔注射ASP(140 mg/kg,qd×27);ASP衰老模型组小鼠建立方法同衰老模型组小鼠,第16天开始腹腔注射ASP(同ASP对照组)。模型复制完成第2天,采集各组小鼠内眦静脉血测定血清睾酮水平;取睾丸测定脏器指数;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学形态;做冷冻睾丸组织切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细胞衰老情况;制备睾丸组织匀浆上清液,酶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21表达水平。 结果 各组间睾丸湿重及睾丸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但衰老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结构损伤明显,生精小管的细胞层数减少,生精细胞出现退变,睾丸间质细胞明显减少;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密度显著增加;睾丸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及T-AOC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53、P2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衰老模型组比较,注射ASP干预衰老过程,睾丸组织学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生精细胞退变与睾丸间质细胞减少均不明显;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不明显;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密度减少;SOD活性和T-AOC增高,MDA含量降低;P53、P2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结论 ASP具有拮抗致衰剂D-gal对睾丸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SP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衰老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紧张素(1-7)通过抑制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参与肾脏纤维化
    许石 刘耀浩 王丽萍
    2019 (4):  512-51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8
    摘要 ( )   PDF(5460KB) (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Ang)(1-7)在肾纤维化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与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KCa3.1)的关系。 方法 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 (W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组:皮下注射 Ang Ⅱ [1.4 mg/(kg.d)];注射Ang Ⅱ 的同时给予以下药物干预: Ang Ⅱ阻断剂 洛沙坦(Losartan)组:皮下注射 Losartan[40 mg/(kg.d)]; Ang(1-7)组:皮下注射 Ang(1-7)[0.14 mg/(kg.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激动剂重氮氨苯脒乙酰甘氨酸盐(DIZE)组:皮下注射DIZE[10 mg/(kg.d)]。连续给药4周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Masson染色法检测肾组织胶原沉积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 Ⅰ 型胶原、Ⅲ 型胶原和 KCa3.1通道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小鼠肾组织内胶原沉积量明显增加(n=12,P<0.01),表明肾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Ang Ⅱ使肾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显著增多(n=6,P<0.01),同时促进了肾组织KCa3.1通道蛋白的表达(P<0.01),而Ang (1-7)及ACE2激活剂 DIZE 的应用抑制了肾组织内胶原沉积量、Ⅰ/Ⅲ型胶原合成及KCa3.1通道蛋白的表达(n=12或6,P<0.01)。结论 Ang (1-7)在肾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中KCa3.1通道蛋白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从异位子宫内膜分离获得的内膜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
    梁盛英 王红梅 杨芬 孙钰椋 刘彦礼 杨君 林俊堂
    2019 (4):  438-44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6
    摘要 ( )   PDF(10459KB) ( )  

    目的 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来源子宫内膜干细胞(En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并对所分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为研究EnSCs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提供支持。 方法 收集临床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内膜组织样本,机械剪碎后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得异位EnSCs,常规培养传代(n=10);免疫荧光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n=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n=5);成脂成骨诱导检测细胞多向分化潜能(n=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n=3);蛋白芯片检测细胞条件培养基中促血管再生因子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n=6),同时检测细胞表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n=7)。 结果 成功从异位病灶中分离获得异位EnSCs,所分离细胞强阳性表达骨架蛋白vimentin,且细胞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73、CD90及CD105,阴性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5;经成脂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可见明显脂滴,成骨诱导分化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明显钙结节;蛋白芯片检测结果表明,异位EnSCs能够分泌高浓度的促血管再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ANG)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AA,以及与促血管再生密切相关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IL)-6、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且细胞表面高表达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CLAM)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来源En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对其活性因子分泌的研究表明,异位EnSCs具有明显的促血管再生作用。上述实验结果肯定了内异症患者异位病灶中干细胞的存在,在支持内异症发病机制中“干细胞学说”的同时,为进一步围绕异位EnSCs开发潜在的内异症治疗靶点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原蛋白具有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作用
    苏小薇 吴波 孙海梅 杜雅兰 周德山 季凤清
    2019 (4):  445-45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7
    摘要 ( )   PDF(11727KB) ( )  

    目的 以临床结直肠肿瘤患者标本和原位癌小鼠模型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胶原蛋白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巨噬细胞的分布,检测原位癌模型小鼠肿瘤组织巨噬细胞的量和分布;Masson染色肿瘤组织内胶原纤维。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接种于不同浓度Ⅰ型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皿,Real-time PCR 检测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163、CD206等基因表达。 结果 人结肠癌组织标本和小鼠原位癌模型可见巨噬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的间质,主要为M1型,肿瘤实质部分巨噬细胞主要为M2型;细胞实验表明,胶原蛋白明显促进巨噬细胞向促进炎症抑制肿瘤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巨噬细胞向促进肿瘤的M2型极化;Masson染色可见间质内含有大量胶原纤维,而肿瘤实质细胞周围胶原纤维较少。 结论 胶原蛋白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作用,而肿瘤实质细胞周围胶原纤维减少,可能与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发挥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配对盒基因6/小鼠胚胎干细胞细胞系的建立及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
    丁玲 高杰 李红 胡蓉 苏敏
    2019 (4):  451-45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8
    摘要 ( )   PDF(5874KB) ( )  

    目的 建立配对盒基因6(Pax6)/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细胞系并鉴定其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方法 体外培养mESCs,将重组载体pEF1α-Pax6-IRES-AcGFP和空载体pEF1α-IRES-AcGFP分别用脂质体法转染mESCs,经G418梯度及荧光蛋白双筛选后,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免疫印迹法及RT-PCR技术检测Pax6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ax6/mESCs阳性细胞的比例。将获得正确的细胞系分别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其干细胞标志物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SEA1)、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进行检测,碱性磷酸酶(AP)染色法对其多能性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指数Ki67。将Pax6/mESCs进行肾背囊下移植,移植物行HE染色观察其分化能力。 结果 Pax6成功在mESCs内表达,经G418筛选后,获得Pax6/mESCs细胞系,流式结果显示,Pax6阳性率为90%,免疫荧光显示,干细胞标志物SSEA1、OCT4表达阳性且AP染色阳性,并且在体内移植后能向3个胚层分化。 结论 Pax6成功在mESCs内表达,经G418筛选后,获得细胞系Pax6/mESCs并维持良好的干细胞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槲寄生多糖促进小鼠颅骨前骨细胞系MC3T3-E1的增殖及抑制凋亡的机制
    赵磊 田守进 葛建飞 黄群 朱宏岩 董启榕
    2019 (4):  459-46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9
    摘要 ( )   PDF(4373KB) ( )  

    目的 检测槲寄生多糖对小鼠颅骨前骨细胞(MC3T3-E1)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提取槲寄生多糖,分别配置成不同质量浓度(0.625 g/L,1.25 g/L,2.5 g/L,5 g/L)作用MC3T3-E1小鼠颅骨前骨细胞及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用BrdU和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外碱性磷酸酶分泌变化,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细胞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随槲寄生多糖浓度的上升,细胞周期S期和G2/M的占比增多,在Annexin Ⅴ+/PI-象中的细胞百分数明显下降,细胞数量明显递增,细胞外ALP的活性呈明显递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x2)、Ⅰ型胶原α1(COL1A1)链转录水平升高,且递增、递减效果都在2.5 g/L浓度之后趋于平稳。而骨钙素(OC)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1.25 g/L之后平稳。 结论 槲寄生多糖能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碱性磷酸酶分泌以及促进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α1链的mRNA表达水平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肌肉和脂肪量的影响
    倪萍 温有锋
    2019 (4):  522-52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20
    摘要 ( )   PDF(796KB) ( )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体成分的影响。 方法 筛选出病程小于5年患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经过医嘱规范用药且临床症状控制较好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185例(男72,女113),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154例(男33,女121)及健康对照组344例(男92,女252),应用生物电阻抗法分别测定其身体成分,分析四肢、躯干和全身的脂肪、骨骼肌含量的差异。 结果 在男性,甲亢组躯干肌肉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组肌肉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的脂肪量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女性,甲减组与甲亢组和对照组相比,除双下肢肌肉量外,其余各部位肌肉量均显著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P<0.05),而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部位肌肉量差异均无显著性。甲减组与甲亢组和对照组相比,除双下肢脂肪量外,其余各部位脂肪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甲亢组(P<0.05),而健康对照组与甲亢组相比各部位脂肪量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甲亢可致男性患者体成分中的躯干肌肉量减少;甲减可致女性患者体成分中的肌肉量、脂肪量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生物学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极化的小胶质细胞排斥性导向分子A的表达变化
    吴燕平 秦新月 张融融 黄思源 张磊
    2019 (4):  405-41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1
    摘要 ( )   PDF(4775KB) ( )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极化的小胶质细胞排斥性导向分子A(RGMa)的表达变化。 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7 d、14 d模型组(I/R),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MCAO);Real-time 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及CD206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缺血区小胶质细胞RGMa的表达;体外培养小胶质细胞,分别用M1或M2型小胶质细胞的诱导物脂多糖(LPS)或IL-4诱导24 h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IL-1β、iNOS、Arg-1、CD20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上RGMa的表达。 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 d、14 d,M1、M2型小胶质细胞的标记分子表达增加。缺血后7 d、14 d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RGMa大量表达。RGMa在体外培养的LPS诱导极化的M1型小胶质细胞和IL-4诱导极化的M2型小胶质细胞上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a在缺血区M1型和M2型极化的小胶质细胞上均大量表达,RGMa可能在小胶质细胞激活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GMa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巴胺受体在大鼠嗅球的表达及其在帕金森病大鼠嗅觉障碍中的作用
    周立 张大伟 王志勇
    2019 (4):  411-41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2
    摘要 ( )   PDF(13446KB) ( )  

    目的 观察多巴胺受体在大鼠嗅球(OB)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左旋多巴(L-DOPA)治疗对帕金森病(PD)大鼠嗅觉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多巴胺受体在大鼠OB中的表达;6-羟多巴胺(6-OHDA)双侧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检测L-DOPA治疗对PD大鼠嗅觉功能及谷氨酸脱羧酶(GAD)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表达的影响。 结果 嗅球内D1和D2两种多巴胺受体亚型表达含量高。D1和D2在颗粒细胞层(GCL)内GAD阳性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上大量表达,被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终末包绕。PD大鼠OB内GCL层TH蛋白表达明显下降(0.05±0.01 vs 0.01±0.00,P<0.001)。L-DOPA治疗后,PD大鼠找寻食物小球时间显著降低[(624.4±113.4)s vs(312.4±79.35)s,P<0.05],OB内BDNF表达显著升高(0.02±0.01 vs 0.07±0.01,P<0.01)。 结论 D1和D2在GCL层GABA能神经元大量表达。L-DOPA治疗可缓解PD大鼠嗅觉障碍,可能与激活OB内GABA能神经元上的D1和D2复合体,进而改善BDNF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量限制改善早期社会隔离诱导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牛磊 罗诗诗 曾佳玉 王贞 徐杨 陈熙 曹文宇 万炜
    2019 (4):  418-42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3
    摘要 ( )   PDF(5696KB) ( )  

    目的 探讨热量限制(CR)对早期社会隔离(SI)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3周龄昆明雄小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群居组(GH, n=12)、早期社会隔离组(SI, n=12)、热量限制干预组(SI+CR, n=12)。在相同条件下饲养GH组(6只/笼)和SI组(1只/笼),而 SI + CR 组(1只/笼)每隔1 d给予食物。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活动度,新旧事物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CD68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 结果 在旷场实验中,3组小鼠的活动度无差异。 在新旧事物识别实验中,与GH组相比,SI组新事物分辨率明显下降(P<0.01),海马中IL-1β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此外,SI组在海马中表现出过度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现为IBA-1阳性细胞数量增加,CD68高表达(P<0.01);与SI组相比,SI+CR组新事物分辨率显著增加(P<0.01),海马IL-1β的表达下调(P<0.01),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和CD68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 结论 热量限制可缓解早期社会隔离诱导小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束缚应激致大鼠持续性高血糖症与孤束核损伤有关
    毕文杰 郑翔
    2019 (4):  423-43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4
    摘要 ( )   PDF(5581KB) ( )  

    目的 探讨孤束核联合亚核前部(acNTS)损伤在慢性束缚应激(CRS)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症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CRS大鼠模型(n=20;7 d束缚+3 d自由活动,共40 d),检测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 结果 CRS导致约1/3的个体(n=7)持续性的中度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空腹血糖不超过11 mmol/L)。CRS高血糖鼠acNTS可观察到神经元染色浓缩,Caspase-3表达和TUNEL阳性染色,提示出现神经元凋亡样改变。机械损伤acNTS(n=6),空腹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 且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平均体积增大和血清皮质酮水平不变等特点与CRS小鼠一致。 结论 CRS损伤了acNTS的葡萄糖敏感神经元,从而使血糖调节紊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及灯盏乙素的影响
    杨迎春 王瑞芳 陈新骥 张小良 高赛红 任占川
    2019 (4):  431-43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05
    摘要 ( )   PDF(7451KB) ( )  

    目的 观察高血脂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额叶内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变化,探讨灯盏乙素对高血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大鼠建立高血脂模型后,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额叶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同时结合神经行为学评分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大鼠的神经行为及脑梗死灶体积的变化。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大鼠脑组织损伤加重,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Bax的表达明显增高,同时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组织梗死灶体积明显增加(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灯盏乙素治疗组脑组织损伤减轻,Bcl-2的表达明显增多,Bax的表达明显减少,同时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组织梗死灶体积明显降低(P<0.05)。 结论 灯盏乙素对高血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实现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生物学
    5-氮杂-2’-脱氧胞苷通过反转原钙黏蛋白10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侵袭和迁移
    张微 朱文斌 岳丽玲 刘立琨
    2019 (4):  465-47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0
    摘要 ( )   PDF(4805KB) ( )  

    目的 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诱导抑癌基因原钙黏蛋白10(PCDH10)重新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设置对照组和5-Aza-CdR药物处理组,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CDH10 mRNA 的表达水平;Transwell法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PCDH10、DNA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核因子(NF)-κB p6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5-Aza-CdR能够反转PCDH10的mRNA和蛋白表达;PCDH10表达恢复后MDA-MB-23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抑制;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MDA-MB-231细胞经5-Aza-CdR处理后DNMT3A、DNMT3B、NF-κB p65、MMP-2和MMP-9的表达下调。 结论 5-Aza-CdR可抑制MDA-MB-231细胞DNMT3A和DNMT3B的表达,使抑癌基因PCDH10表达恢复,从而通过阻滞NF-κB p65的活化,下调MMP-2和MMP-9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蔡蓉 朱瑜 王开放 周瑞祥 刘卉
    2019 (4):  471-47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1
    摘要 ( )   PDF(5485KB) ( )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体内外对胃癌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表达的影响。 方法 1.构建荷胃癌小鼠模型,共32只雄性615小鼠全部荷小鼠前胃癌(MFC)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0、25、50、100 mg/kg剂量褪黑素进行腹腔注射并测量肿瘤长短径。干预1周后取外周血,剥离肿瘤组织进行称重和测量。2.将MFC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贴壁24 h后分别用0、2、4、6、8、10 mmol/L浓度褪黑素干预,24 h后形态学观察并收集相应上清液。3.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褪黑素的浓度变化。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流式微珠阵列(CBA)分别检测外周血清、细胞上清液中Th1/Th2/Th17型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 结果 1.成功建立荷胃癌小鼠模型。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褪黑素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清褪黑素浓度明显升高,肿瘤体积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血清中IL-10浓度明显增加;高剂量组血清IFN-γ、IL-2、IL-10浓度均明显增加。2.褪黑素干预MFC细胞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6、10 mmol/L 褪黑素组中IFN-γ浓度显著降低;4、6、8、10 mmol/L 褪黑素组中IL-6浓度明显降低,而 6 mmol/L 褪黑素组IL-10浓度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可能通过调节Th1/Th2/Th17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2、IL-6及IL-10的表达起增强肿瘤免疫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转录调控粒状头样2基因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活力
    梅燕 张琳 杨红 管平
    2019 (4):  477-48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2
    摘要 ( )   PDF(1291KB) ( )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基因粒状头样2(GRHL2)对上皮性卵巢癌是否影响以及增殖细胞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Nrf2对GRHL2基因的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Nrf2是否与6种候选基因结合。采用Nrf2过表达结合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rf2对GRHL2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采用Real-time PCR实验,分析卵巢癌患者输卵管上皮组织及不同卵巢癌细胞中Nrf2和GRHL2在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Nrf2过表达和敲降对GRHL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Nrf2过表达和敲降对卵巢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结果 Nrf2可以与GRHL2启动子结合,对GRHL2基因有转录激活的作用。Nrf2过表达和敲降分别升高和降低GRHL2蛋白质表达量;并且,在卵巢癌患者输卵管上皮组织及不同类型卵巢癌细胞系中Nrf2和GRHL2 mRNA水平均异常升高;Nrf2过表达和敲降分别升高和降低卵巢癌细胞活力,而GRHL2敲降可显著降低Nrf2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活力的增强作用。结论 转录因子Nrf2可通过转录激活GRHL2基因,发挥对卵巢癌细胞活力的增强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学
    13~15岁内蒙青少年胸段椎旁大血管与胸椎的位置关系
    许阳阳 李志军 和雨洁 姚沁妍 张云凤 王利东 高尚 蔡永强 王海燕 李筱贺
    2019 (4):  483-48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3
    摘要 ( )   PDF(8832KB) ( )  

    目的 探讨正常13~15岁青少年主动脉,上、下腔静脉与椎体之间的解剖空间关系,为其前路或后路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内蒙古地区63例13~15岁青少年正常胸腰CT资料,其中13岁15例,14岁21例,15岁27例。将连续扫描的胸腰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6.0软件分析与测量,以左侧横突末端与棘突末端焦点确定为原心O点,测量主动脉距原点O的距离(AO)、主动脉-椎体角(α)、上腔静脉距原点O的距离(V1O)、上腔静脉-椎体角(β)、下腔静脉距原点O的距离(V2O)、下腔静脉椎体角(θ)。 结果 AO, α:13岁(52.16±3.21)mm,(1.89±0.47)°;14岁(52.63±2.28)mm,(-1.91±0.97)°;15岁(57.57±3.52)mm,(-2.47±0.66)°;Ⅴ1O,β:13岁(66.71±5.82)mm,(-5.14±1.42)°;14岁(77.01±2.89)mm,(-11.18±2.64)°;15岁(78.54±0.70)mm,(-20.61±2.05)°;Ⅴ2O,θ:13岁(62.69±5.66)mm,(-23.85±1.92)°;14岁(65.71±5.39)mm,(-18.46±2.77)°;15岁(75.98±8.49)mm,(-18.58±2.09)°, 不同椎体之间大血管与椎体间距和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不同椎体之间大血管与椎体之间距离和角度,有助于降低脊柱置钉过程中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常蒙古族青年大学生耳郭解剖学参数的数字化测量
    王一丹 蔡永强 和雨洁 高明杰 王利东 王海燕 李筱贺 李志军
    2019 (4):  489-49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4
    摘要 ( )   PDF(2199KB) ( )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与测量分析正常蒙古族青年大学生耳郭参数,为耳郭再造术、外伤性耳缺损和法医伤残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32名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采用三维扫描仪进行耳郭三维扫描。筛选出59例(左侧28例,右侧31例)正常耳郭,根据人体测量学利用软件测量耳郭形态耳长、宽,容貌耳长、宽,耳垂长、宽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59例正常蒙古族青年大学生耳郭形态耳长(25.72±2.64)mm、形态耳宽(49.73±5.18)mm、容貌耳长(60.06±4.89)mm、容貌耳宽(28.68±3.25)mm、耳垂长(15.71±2.67)mm、耳垂宽(20.45±2.92)mm,计算出形态耳指数194.98±26.03、容貌耳指数47.91±5.36。 结论 耳郭对称性良好,耳郭容貌耳长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5),蒙古族青年大学生男性容貌耳长大于女性。蒙古族与不同地区汉族存在差异(P<0.05),蒙古族青年大学生容貌耳长大于中国西北汉族,蒙古族青年大学生容貌耳长与四川汉族相近。20~29岁河南汉族男性容貌耳长大于本文20~22岁男性容貌耳长。蒙古族青年大学生男性容貌耳长大于中国西北汉族男性的。蒙古族青年大学生容貌耳长与20岁南方汉族相近。贵州屯堡汉族男性容貌耳长大于本研究(20~22岁)蒙古族青年大学生容貌耳长。蒙古族青年大学生男女均大于印度西北部人群容貌耳长。高加索人男性容貌耳长大于蒙古族青年男性大学生容貌耳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柱支撑钢板与桥接解剖钢板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刘国雄 马翰斐 肖柳斌 赖俊成 刘兰
    2019 (4):  501-505.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6
    摘要 ( )   PDF(4516KB) ( )  

    目的 比较四柱支撑钢板与桥接解剖钢板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52例接受治疗的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患者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分为观察组(“四柱”支撑钢板,28例)和对照组(桥接解剖钢板,24例)。评估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功能与疼痛评分等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 P>0.05;t=0.71,P>0.05;t=0.24, P>0.05)。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 P<0.05;t=2.43, 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 P>0.05;t=0.46, P>0.05)。术后3、6个月起,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复位质量Burwell-Charnley评分方面、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四柱支撑钢板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影像组学的肺癌分型预测
    梁伟 赵艳秋 桂东奇 丁小凤
    2019 (4):  495-50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19.04.015
    摘要 ( )   PDF(4056KB) ( )  

    目的 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对肺癌中的两大亚型分类(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型预测。 方法 在131名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其中训练集包含119人,测试集中包含12人),从手动分割的病灶区域提取107维组学特征,使用R统计学软件中的FSelector包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关键特征筛选,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和k折交叉验证模型对肺癌患者的病理进行表型分类和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图和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数值来对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肺癌分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挑选出20个主要的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型鉴别,这些特征对于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在测试集中,预肺癌亚型分类的准确率为75%,组学特征的AUC结果为0.69。 结论 通过构建独特的影像组学特征,以用作区分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因素。这对实现非侵入性的肺癌病理有效分型预测,指导肺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