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人类与病毒“缠斗”的一次伟大胜利——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曾武威
    2021 (1):  1-2. 
    摘要 ( )   PDF(8943KB) ( )  
        2020年是颇为特殊的一年,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以来,至今仍在部分地区蔓延。然而,尽管疫情阻挡了很多活动的举行,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依然像往年一样如期揭晓。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位科学家:美国医学家Harvey J. Alter、英国病毒学家Michael Houghton和美国病毒学家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卓越贡献。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血源性肝炎,可引起肝脏的慢性炎性反应,使肝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今年的3位获奖者开创性地发现了引起丙肝的“罪魁祸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图1),揭开了这种慢性肝炎病因的神秘面纱,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毒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1. 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肝炎(hepatitis)一词起源于希腊语,意为“肝脏+炎症”。对“肝炎”的第一次描述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4世纪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是病毒感染,其他诱因还有酒精滥用、环境毒素、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遗传性因素等。1947年,英国肝脏病学家MacCallum FO在Lancet发表的文章将传染性肝炎分为两种类型:甲型肝炎(甲肝)和乙型肝炎(乙肝)。现已知,急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经由污染的水或食物而传染,临床表现为急性病程,一般对患者的健康没有长期影响,愈后获得终生免疫;而慢性肝炎则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或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由于形成慢性炎性反应,对肝功能造成损害,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图2)。这类肝炎起病隐匿,患者可以隐性感染很多年,虽然体内携带病毒但没有临床症状,直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被发现,因此危害性极大。据WHO最近的数据(2015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有114亿人因HAV感染而罹患甲肝,2.57亿人有慢性HBV感染,7200万人为慢性HCV感染;2015年因HBV和HCV感染死亡的人数是134万,比1990年增加了63%,其中主要增加的是HCV感染。血源性肝炎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接近结核病,甚至超过了艾滋病,因此成为与艾滋病和结核病危害性相当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2. 未知病原体的发现
        成功干预传染性疾病的关键是鉴定出致病的病原体。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Baruch Blumberg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HBV),证明了HBV是输血性肝炎的病因,并研发了第1代HBV疫苗,Blumberg因此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arvey Alter当时正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Blumberg实验室,参与了发现HBV的研究工作。后来,他前往NIH Blood Bank继续研究输血性肝炎。他发现,杜绝HBV抗体阳性的血制品后输血性肝炎的发生只减少了20%,而另外的80%输血性肝炎与HBV感染无关(non-B肝炎)。Alter随后研究了non-B肝炎与甲型肝炎病毒(HAV)的关系,发现输血性肝炎与HAV感染也无关。1975年Alter将这种新的、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肝炎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non-A non-B” hepatitis, NANB肝炎)。
        一种是急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经由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愈后获得终生免疫。另一种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或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血源性肝炎,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一般表现为慢性肝炎,常常会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当时因输血而感染未知病原体并发展为NANB肝炎的比例非常高,超过30%。Alter和同事们发现,来自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可以将该疾病传染给除人类之外的唯一易感宿主黑猩猩。利用NANB肝炎黑猩猩模型Alter深入地研究,揭示这个未知的病原体含有脂类和糖蛋白二聚体,而这些都是构成病毒包膜的必需成分,提示它很可能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
    3.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鉴定
        然而,对HCV的鉴定之路充满崎岖。尽管人们在十几年间倾尽当时所有的传统方法,却一直未能找到它。1982年,当时在美国凯龙(Chiron)制药公司的Michael Houghton应用cDNA文库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NANB肝炎病毒。Houghton和他的同事们首先从一只NANB肝炎黑猩猩的血中提取RNA,建立了cDNA文库。他们推断这些cDNA片段除了主要来自黑猩猩的基因组,可能还有一些来自未知病毒。研究人员采用NANB肝炎患者的血浆来鉴定文库中是否有病毒DNA片段,因为他们推测患者血液中应该有病毒抗体。经过大量cDNA文库筛选工作,Houghton最终在100万个克隆中发现了1个阳性克隆,它既不含有黑猩猩cDNA片段也没有人cDNA序列,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病毒基因。这个RNA病毒是黄病毒家族(Flavivirus family)的一个新成员,Houghton及同事将其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HCV)。Houghton团队随后又创建了HCV特异抗体的免疫检测方法,成功地在NANB肝炎患者体内检测到HCV抗体的存在。这些发现确凿地证实了HCV就是那个隐藏在患者体内、十几年搜寻未果的病原体。
    4. 最终的证据
        Alter和Houghton都是用患者血浆检测确定了HCV与NANB肝炎的关系,那么有一个关键的疑问:如果没有血浆中的其他因子,仅仅HCV自身是否就可以引起肝炎并持久感染?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华盛顿大学的Charles M. Rice与其他RNA研究团队着手研究HCV是否能够自身复制并引起感染。1996年他们在HCV基因组3’末端非编码区发现了一段保守区域,它很可能对病毒的复制至关重要。考虑到RNA病毒复制经常会出现错配,有些变异可能影响病毒复制而使其失去感染力,因此Rice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一种HCV的RNA变异体,该变异体包含与复制相关的3’末端保守区域和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以排除可能引起病毒失活的变异。Rice将这种RNA变异体注射到黑猩猩肝脏中,随后在其血液中检测到了HCV,并持续存在几个月之久,同时黑猩猩身体出现了与人类慢性肝炎患者相似的临床症状。这些都直接证明了HCV自身就可以引起输血性肝炎。

    5. HCV发现的重大意义

        肝炎病毒的发现堪称20世纪对人类健康最有影响的科学成就。HCV的发现在人类与病毒性疾病抗争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图3)。3位获奖者的突破性发现推进了针对HCV的高敏感度血液检测手段的应用,由此建立的输血筛查机制大大降低了输血性肝炎的发生,使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消除输血性肝炎成为可能。他们的发现也有力地促进了抗HCV药物的研发,现在的治疗手段可以治愈95%以上的丙肝患者,逆转肝脏损害。尽管丙肝目前仍然是主要的全球健康问题,但HCV的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防治手段的快速发展,为在世界范围内控制乃至最终消灭丙肝带来希望。

        Harvey J. Alter发现了一种新的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慢性肝炎,并揭示其病原体是一种未知病毒;Michael Houghton独辟蹊径分离鉴定出了新型病毒的基因组,并将其命名为HCV;Charles M. Rice为“HCV自身即可引起肝炎”提供了最终的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剪刀”将生命科学带入新时代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王欣
    2021 (1):  3-4. 
    摘要 ( )  
    The Genetic Scissors Bring Life Sciences to a New Era: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0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7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沙尔庞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科学家詹妮弗·A·杜德纳(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们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研究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这是诺贝尔奖史上首次由两位女性双双获得同一奖项,更为诺贝尔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细菌像一个智能的生物机器,为适应生存环境,它通过与抗原物质接触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adaptable defence system)——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CRISPR关联因子(CRISPR associated,Cas),可用来对抗入侵的病毒及外源DNA。对于细菌来说,这是从源头清除病毒感染的好方法。正是这套细菌的“免疫系统”,让生物学家看到了精准切割DNA的希望!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DNA修饰的技术,它作为一把能高效地更改生命密码的“基因剪刀(genetic scissors)”,已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
    1. CRISPR/Cas系统的发现
       30年前,一位正在完成博士论文的年轻人Francisco Mojica来到了圣波拉海滩,在分析上古细菌(H.mediterranei)的DNA序列时,他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里,存在许多奇怪的“回文”片段。对于这种具有规律性的重复片段,Mojica称之为“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而另一个简短的名称,即由各个词头构成的CRISPR,则读起来很上口。Mojica推断,如果两种有着巨大差异的微生物细胞中都有这种奇怪的序列,就说明它肯定有着某种特殊的功能。在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后,他发现在另外20多种微生物中同样具有CRISPR序列。然而,这种奇怪序列的功能却迟迟未能阐明。
       事实上,CRISPR的首次报道是在1987年。日本学者Yoshizumi Ishino的研究小组在分析大肠杆菌基因iap及周边序列时,偶然发现了一段位于该基因3’端存在的重复序列,其中含5个长29个碱基对(bp)的高度同源序列,它们与一段不保守但等长的32 bp序列间隔排列。由于实验技术所限,Ishino当时并没有对CRISPR序列进行深入的研究。
       2002年,荷兰学者Ruud Jansen等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发现了Cas(CRISPR-associated)蛋白:它存在于含有CRISPR结构的原核基因组中,总是位于CRISPRs的邻近位置。Jansen与Mojica将该组合命名为CRISPR/Cas系统(CRISPR-Cas system)。该系统分为两类,Ⅰ型依赖于多个Cas蛋白共同发挥作用,而Ⅱ型系统仅靠1种Cas蛋白发挥作用。
       随后的的几年间,Mojica(2005年)等3个独立的小组通过生物学信息分析证明CRISPR间隔(spacer)序列是来自外源入侵的DNA,他们推测这种spacer可能对外源DNA具有防御作用。Moineau小组(2010年)对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Ⅱ型CRISPR/Cas-9系统进行研究,确定了该系统在外源双链质粒DNA上精确的切割位点,而Cas-9是介导靶序列切割所需的唯一蛋白。
    2. tracrRNA在crRNA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2011年,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病原体科学研究所主任Charpentier的研究团队在利用化脓性链球菌(S.pyogenes)研究前CRISPR衍生的RNA(pre-CRISPR-derived RNA,pre-crRNA)和成熟crRNA分子的表达时,意外发现了1个活性CRISPR位点,并且在这个位点上游210 bp处有1个高表达的未知RNA分子,即后来被确认的反式编码小RNA(trans-encoded small RNA,tracrRNA)。tracrRNA分子内含25个核苷酸(nt),与CRISPR位点的重复区域几乎完全互补。她们预测,其可能与前crRNA的碱基配对,将形成包括tracrRNA/pre-crRNA加工位点的2个RNAs协同加工。tracrRNA基因座缺失将阻止pre-crRNA双链RNA的加工,反之亦然。研究团队还发现,当tracrRNA/pre-crRNA双链共同加工时将得到短的3’突出端,而内切核糖核酸酶Ⅲ(RNaseⅢ)负责tracrRNA/pre-RNA双链的加工。加工过程需要Cas-9蛋白的存在,缺失cas-9基因将破坏tracrRNA/pre-crRNA的加工过程。Cas-9蛋白相当于一个分子锚,促使tracrRNA/pre-crRNA之间的碱基配对,继而被宿主RNaseⅢ识别和裂解。
    3. 细菌的获得性防御系统
       事实上,tracrRNA是细菌免疫防御系统CRISPR/Cas的一部分,该系统通过切割噬菌体DNA而解除其武装,从而抵抗噬菌体入侵细菌。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以下3个步骤:(1)适应(adaptation):CRISPR/Cas系统识别出入侵病毒的“名字”原间隔序列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PAM),登记它的“身份证”原间隔序列(protospacer),把入侵者身份信息(spacer序列)作为“档案”,存档到“名单”(CRISPR)序列中,完成外源DNA俘获;(2)crRNA成熟(crRNA maturation):由crRNA、Cas(Cas-9)和tracrRNA组成的复合物形成最终的防御系统。此复合物将根据入侵病毒的类型,选取对应的spacer序列RNA,并在RNaseⅢ的协助下对这段序列进行剪切。最终产生一段短小的成熟crRNA(包含单一种类的spacer RNA序列和部分重复序列区);(3)干扰(interference):这个复合物将扫描整个外源DNA序列,并识别出与crRNA互补的protospacer。最终,Cas-9使外源DNA双链断裂,破坏入侵病毒,完成靶向干扰。
    4. 将sgRNA和Cas-9蛋白嵌合起来——基因编辑的雏形
       2011年,Charpentier与在RNA领域研究经验丰富的生物学家Doudna组成团队,合作鉴定出tracrRNA的2个关键功能。这2个关键功能是启动RNaseⅢ对pre-crRNA的加工,激活Cas-9蛋白对crRNA引导的DNA裂解。团队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在纯化的Cas-9蛋白中添加crRNA并不能刺激Cas-9催化靶DNA的裂解,而如果加入tracrRNA则触发Cas-9对靶DNA的裂解。
       在Cas-9蛋白催化的protospacer裂解中,其特异性是由crRNA序列决定的。那么,tracrRNA对目标DNA序列的特异性切割是否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呢?组合团队一起完成了这项工作。她们终于找到了Cas-9蛋白催化活性所必需的tracrRNA和crRNA区域,同时还在tracrRNA中成功地鉴定了一个活性识别区域,确认在目标链PAM近端区域(约为10 nt)对于识别尤为重要的“种子区(seed region)”。研究人员认为,Cas-9复合体的2个RNA成分(crRNA和tracrRNA)可以嵌合在一起,形成有活性的单导RNA(single-guide RNA,sgRNA)分子。嵌合的sgRNA序列可以改变,从而使CRISPR/Cas-9能够靶向目标DNA序列,只有靶DNA附近的PAM序列是唯一的限制。至此,她们巧妙地重建这把“基因剪刀”并将sgRNA和Cas-9蛋白双分子成分进一步简化。她们的研究表明,将这两个蛋白嵌合起来足以使靶DNA裂解,再通过编程,可实现对任意DNA序列的切割。
    5.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机制
       Cas-9蛋白本质上是一种由RNA引导靶向切割目的基因的核酸内切酶,它含有HNH和RuvC 两个结构域,分别剪切DNA的2条单链。在Cas-9蛋白行驶切割功能时,Cas-9蛋白首先和crRNA及tracrRNA结合成复合物,crRNA引导复合物结合到目的序列上,然后Cas-9蛋白通过识别PAM序列打开DNA双链结构并结合DNA,进而对目的DNA双链进行切割,使DNA双链断裂。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CRISPR/Cas-9系统被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进行DNA切割,导致细胞内双链DNA的断裂,引起细胞的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产生小片段的插入或者缺失(insertions or deletion, indels),最终实现把基因敲除的目标。图1是CRISPR/Cas-9识别和靶向裂解DNA的模式图。
    6. CRISPR/Cas9技术在高等细胞中的应用
       迄今为止,该系统还被用于在许多其他真核生物系统中引入基因组修饰,包括酿酒酵母、黑腹果蝇、秀丽隐线虫、斑马鱼和拟南芥,显示了其广泛的适用性。
       目前,科学家们正试图扩大CRISPR/Cas系统在基因组编辑中的作用。除了来自S.pyogenes的Cas-9蛋白,许多其他Cas同源物被用于基因组编辑和相关目的。天然的CRISPR系统有PAM需求和限制,然而Cas-9新变体的设计将改变PAM的兼容性,改变其酶切活性。用于更精确的同源重组和内源基因表达、激活和抑制。除了DNA,CRISPR/Cas系统也可用于靶向RNA。利用这把“剪刀”可以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进行有目标性的编辑加工(剪切、删除、位移和替换等),从而治疗疾病,尤其是遗传病,并且获得人们想要的作物和生物产品。
       人们对CRISPR/Cas-9技术的研究速度和应用前景怀有无限的憧憬,但对它的应用会不会引发伦理和社会问题仍保有疑虑。需要强调的是,这项技术要以负责任的方式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生物学
    别孕烯醇酮对6-羟基多巴胺损伤的细胞系SH-SY5Y的保护作用
    王彤彤 叶鑫 边维 陈治池 杜娟娟 傅维达 陈梦娇 李俊楠 孙臣友
    2021 (1):  5-1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1
    摘要 ( )   PDF(10450KB) ( )  
    目的  明确别孕烯醇酮(APα)对6-羟多巴胺(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系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向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系中分别加入6-OHDA、APα、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和电压门控L型Ca2+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组别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质钙调蛋白(CaM)、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δ3(CaMKⅡδ3),胞核CaMKⅡδ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表达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共沉淀验证CaMKⅡδ3与CDK1/BDNF的相互作用。  结果  APα作用后,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TH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加,而TH/BrdU双阳性细胞数目无显著变化;同时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SH-SY5Y细胞胞质和胞核上述蛋白的表达与单纯 6-OHDA 组相比也明显上升,经Bic处理后各蛋白增加更为明显。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CaMKⅡδ3与CDK1/BDNF存在相互作用。  结论  APα对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中,GABAAR发挥负性调控作用,通过稳定细胞的内环境达到增加TH阳性神经元数量的目的,其中Ca2+ -CaM-CaMKⅡδ3信号通路和BDNF与CDK1发挥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苯丙胺通过抑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脑衰蛋白反应介导蛋白2信号通路损伤多巴胺神经细胞
    任亚丽 郭磊 潘三强
    2021 (1):  14-2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2
    摘要 ( )   PDF(6365KB) ( )  
    目的 探讨苯丙胺损伤多巴胺神经细胞的信号通路机制。  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苯丙胺建立小鼠多巴胺细胞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苯丙胺1 d组、7 d组、14 d组和28 d组,每组10只。在PC12细胞中加入苯丙胺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小鼠纹状体多巴胺神经纤维和PC12细胞的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纹状体和PC12细胞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脑衰蛋白反应介导蛋白2(CRMP-2)通路蛋白的变化。  结果 苯丙胺损伤小鼠纹状体多巴胺神经纤维和PC12细胞的突起,并引起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表达减少,磷酸化CRMP-2(p-CRMP-2)表达增多。给予Akt上游的激活剂神经生长因子和GSK-3β的抑制剂SB216763,则增加p-Akt和p-GSK-3β的表达,抑制p-CRMP-2的表达,并且对PC12细胞的突起有保护作用。  结论 抑制Akt/GSK-3β/CRMP-2信号通路是苯丙胺损伤多巴胺神经细胞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稳定内皮和周细胞微管改善脊髓损伤中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
    段洋洋 张雅群 柴勇 张璐萍 赵冬梅 杨成
    2021 (1):  21-29.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3
    摘要 ( )   PDF(8469KB) ( )  
    目的 探讨稳定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微管改善脊髓损伤(SCI)中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建立糖氧剥夺(OGD)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α-微管蛋白(α-tubulin)表达;建立脊髓横断损伤模型(n=36),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内皮细胞抗原1(RECA-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VEGF受体 2(VEGFR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PDGFRβ、血管生成素1(Ang-1)、 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等蛋白表达。  结果 OGD组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埃博霉素B(Epo B)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OGD组;OGD致微管断裂,且随时间延长断裂愈加明显;Epo B组微管比OGD组趋于稳定,断裂减轻。SCI组RECA-1和PDGFRβ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Epo B治疗组RECA-1和PDGFRβ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CI组,VEGFA、VEGFR2、PDGFB、PDGFRβ、Ang-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CI组。  结论 脊髓损伤可导致血管和周细胞减少及微循环障碍,这与细胞微管破坏相关;稳定微管治疗可保护周细胞和微血管,促进微循环重建,建立有利于脊髓损伤修复的微环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雌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变化与C57BL/6 J小鼠母婴分离所致焦虑样行为相关
    何凤琴 郁兵 向全丽 周登祥 屈庚超
    2021 (1):  30-35.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4
    摘要 ( )   PDF(9943KB) ( )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对母亲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相关的机制。  方法将30只C57BL/6 J母鼠分为对照组(CG,10只,不分离组)、短暂分离组(S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15 min)及长期分离组(L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3 h)。通过旷场实验(OF)和高架十字实验(EPM)检测动物是否有焦虑样行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脑区内侧视前区(mPOA)、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杏仁内侧核(MeA)ERα和ERβ免疫反应神经元(ERα-IRs和ERβ-IRs)的变化。  结果在OF中,LG组与CG组和SG组相比在旷场中心活动时间、穿格次数和总距离减少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SG组与CG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在EPM中,LG组在开臂中活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和运动距离极明显少于CG组和SG组(P<0.001),运动的总距离也比CG组和SG组明显减少(P<0.00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LG组在mPOA、VMH和MeA 3个区域中ERα-IRs和ERβ-IRs明显低于CG组和SG组(P<0.001)。  结论母婴长期分离可能使母鼠产生焦虑样行为,而这一行为的产生可能与脑区ERα和ERβ显著减少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杏叶提取物对青春期乏运动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程晶 游剑虹 陈琳琳 李振喜
    2021 (1):  36-4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5
    摘要 ( )   PDF(1069KB) ( )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青春期乏运动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24只4周龄SD雄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乏运动组(AS)以及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GBE),干预性饲养至8周龄,进行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行为学改变。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ting 检测脑实质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和 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旷场实验显示,AS组大鼠自主活动增加,而在旷场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及次数减少;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AS组大鼠进入开臂时间及次数均减少。GBE干预有效逆转AS诱导的焦虑样行为(P<0.05)。与NC组相比,AS组GSK-3β 和β-catenin比值上调,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而GBE组GSK-3β和β-catenin比值明显下调,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加(P<0.05)。  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青春期乏运动大鼠焦虑样行为具有改善作用,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及抗氧化调节可能参与脑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方法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
    焦叶林 赵云岗 刘其伟 阮豪杰 高社干 齐义军
    2021 (1):  141-145.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23
    摘要 ( )   PDF(6305KB) ( )  
    目的  探讨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FPE)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高效率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方法  6种裂解液和100 ℃、105 ℃两种条件分别提取8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蛋白,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价各方法提取组织蛋白的效率和质量,不同蛋白沉淀方法纯化提取蛋白。  结果  Laemmli裂解液(4号)100 ℃处理提取癌组织蛋白效率最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癌组织中14-3-3σ蛋白表达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2倍体积乙腈(含0.1%三氟乙酸)沉淀FFPE提取蛋白能够降低蛋白电泳背景。  结论  Laemmli裂解液100 ℃处理可高效提取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蛋白且适用于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标志物分子,乙腈蛋白沉淀法能够进一步去除残余的交联蛋白质分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鞘脂代谢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瑶 李俊磊 孙艳荣 杨齐岳 王文娟 王珂 秦丽华 张海澄
    2021 (1):  146-151.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24
    摘要 ( )   PDF(1123KB) ( )  
    鞘脂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脂质,可参与生长、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的信号转导,且在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状态中表现出了异常水平,提示鞘脂代谢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中我们对鞘脂代谢过程及其代谢产物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这4种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关系、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鞘脂通路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治潜在靶点提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质量控制新途径:线粒体衍生囊泡
    官伟康 吕静 杨朝鲜
    2021 (1):  152-15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25
    摘要 ( )   PDF(864KB) (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非常复杂的双膜细胞器。在生理状态下,线粒体再生和降解是平衡的;细胞器中的蛋白质、脂质和DNA等组分受到损伤时,通过分裂、融合、自噬等途径维持线粒体稳态,以保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这一过程通常称为“线粒体质量控制”。线粒体衍生囊泡(MDV)是新近发现的线粒体质量控制途径,在细胞应激早期有助于维持线粒体功能稳定,并在线粒体氧化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拟综述MDV的发现、转运途径、货物的选择以及对细胞的生理影响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怎么投稿《解剖学报》
    邓锦波
    2021 (1):  157-160. 
    摘要 ( )   PDF(821KB) ( )  
        《解剖学报》创刊于1953年,是由中国解剖学会主办的基础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医学及生物学领域享有盛誉。随着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吝将自己的文稿投往《解剖学报》,与广大同仁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虽然这些文稿不乏上乘之作,但笔者在审稿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重点不突出,写作不规范,逻辑混乱等,无形中降低了文稿质量,也给编审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帮助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写作技巧,更好地投稿《解剖学报》,根据多年作为学报编委的工作经验,笔者想就原创性论文的写作,与广大读者交流。按照一般书写流程,现将从写作前的准备、写作的实施到投稿与退修等问题进行剖析,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 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想写一篇有质量的科技文章,并非易事,更不能一挥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思考和素材的准备过程。建议同学们仔细思考下列问题之后,再进入实质写作阶段。

    1.1客观评估研究工作的质量:评价研究工作质量,主要是对研究工作的创新性进行评估。众所周知,研究工作必须具备创新性,创新是科学实验的灵魂。原创性论文重在内容上的创新, 这一点非常重要,若论文无内容和结论上的创新,即使研究手段再先进, 其价值将大打折扣。若有新思想、新观念, 而且您的观点得到了证实, 即使方法简单, 其价值也是巨大的。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篇论文都有新思想和新观念,但文稿的亮点仍是必不可少的。亮点可以体现在课题设计、实验方法,甚至实验动物的使用上。即使解决的科学问题基本相同,但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思路、不同的实验方法以及不同的实验动物,其工作仍然有价值,因为科学结论是需要多方面的佐证和补充。另外,研究工作需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用多种方法、多个视野观察同一内容,才有较强的说服力。《解剖学报》主要报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涵盖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问题。《解剖学报》十分注重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故在写作之前,要在内容上、研究水平上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评估。

    1.2提炼出论文的核心思想:从杂乱的数据中抽象出科学问题非常重要,要经过反复思考,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明确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就能确定论文的核心思想,所谓论文的核心思想也就是您最想告诉读者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比如,通过本实验您证实了“某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促凋亡效应”,就可以成为一篇论文的核心思想。一篇论文最好体现1个核心思想,而不是多个,否则抓不住重点,造成章法混乱。当然,不排除一篇文章可以涉及多个问题,观察到多种现象,但作者要善于在更高层面归纳出论文的核心思想所在。论文核心思想的形成,实质上是从现象向本质的升华过程。作者可能有来自于形态、机制、病理、发育等层面的各种数据,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升华成“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促凋亡效应”这一核心思想。写作过程中,无论是前言、材料方法、结果和讨论,都必须围绕核心思想展开,向读者展示最终目的。有些稿件内容很乱,甚至偏题,往往是没有明确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写作思想的缘故。

    1.3理清研究的工作思路:论文的核心思想明确了,接下来是怎么去证明它,这个证明过程就是作者的工作思路或曰技术路线。让读者完整理解文章内容,传递清晰的工作思路十分必要。例如,为了证明某种药物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作用,首先要涉及的是疾病模型,如动物模型、细胞模型抑或人体模型等,然后是实验分组,有疾病模型组、非疾病组、用药组、非用药组等等。随后是疗效观察,有行为学观察,病理组织学观察,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等。最后才能得出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及其药理机制。研究工作就是按这条线索展开的,不应忽视工作思路的展示,如果读者不明白作者的工作思路,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研究内容。虽然论文中并未开辟专门栏目用于工作思路的表述,但作者可以在前言、材料方法和结果中加以阐述。比如,材料方法中需要介绍模型建立与分组过程,结果中要叙述实验观察内容等等,都应有意识地去传达作者的工作思路。

    1.4素材的准备:论文的核心思想和工作思路明确后,接下来就是素材的准备,数据的整理。好的素材是成功的一半。广义的数据不仅指测量值和统计值,还包括了图像、视频、音频等。由于音响和视频在解剖学报稿件出现较少,我这里主要介绍照片、表格、柱状图以及参考文献的准备。素材的准备要考虑两件事:(1)数据的遴选,1项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有用,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能说明问题又与核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内容保留,其他的暂时淘汰。(2)素材的布局,选什么图片,怎么摆放,表格涵盖什么内容,柱状图怎么设计,用什么统计学检验,都要周密考虑,且要事先制作。图片、表格和柱状图的制作,也要围绕写作的核心思想进行,让数据去证明作者的科学结论。素材的布局还要遵循分类的原则,比如,将行为学数据、病理组织学数据、生物化学及分子学数据分门别类。参考文献也是素材准备的内容之一,要引用哪些参考文献应心中有数,尤其是重要文献。一旦图片、表格、柱状图制作完毕,文章的基本框架也就确定了。 当然,随着论文的修改,写作思路进一步完善,表格、图片还要不断调整,达到最佳效果。

    1.5写作提纲的拟定:核心思想和技术路线确立了,素材也准备完毕,接下来可以考虑文字写作。建议同学们不妨事先拟好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考虑:(1)引言写作,有课题的背景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亮点。(2)材料方法写作,介绍实验材料、研究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等内容,尤其是实验动物或细胞的分组比较是理解作者工作思路的重要环节。(3)结果写作,组织好手头上的数据,用什么样的小标题对其分类介绍,目的是引导读者去思索和得出结论。(4)讨论写作,要归纳出要讨论的科学问题, 用什么样的逻辑推理, 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提纲越具体越好,甚至可以落实到每一板块具体使用多少文字。
       总之,写作前的准备重在思考,重在立意,重在素材准备,重在写作提纲的拟定。

    2. 写作的实施
    2.1标题的拟定:标题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必须反复斟酌敲定。标题的形式比较灵活,它可以是疑问句,引出科学问题让人思考;也可以是陈述句,阐述科学结论或解决的科学问题;一般多用无谓语成分,如什么的作用机制,什么的特点等。一个好标题可以一下引起读者的注意力,提升论文的阅读数量,还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工作思路,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亮点,但尽量不要使用副标题。标题的拟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要简洁、醒目,这要求作者具有高度的文字概括力。(2)突出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尤其是研究工作的亮点所在。尽量将众多的现象概括为一个问题,而不是多个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不仅重点不突出,而且标题显得非常累赘和臃肿。(3)尽可能体现本研究的工作思路,引导读者思考。(4)实用的原则,题目要尽量贴近医学和生物学问题,以解决科学问题和指导医疗实践为目的。若属于解决临床问题论文,最好莫把它转变成一个单纯的分子生物学或信号传导的研究,这样不仅华而不实,还丢掉了许多读者。(5)易于理解的原则,题目不要搞得太复杂、太神秘,否则不易被读者所接受,尽可能在科学性与通俗性之间找到平衡。除非万不得已,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这样会妨碍读者完整理解其含义。总之,标题可能是论文中最难表述的句子,要反复斟酌、修改,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因如此,有经验作者往往对文题不急于下笔,而是等文稿反复修改之后,充分把握好了论文的精髓,再去加以总结,效果可能更出乎意料。

    2.2摘要的撰写:摘要也很重要,是论文的精华所在。有些论文不一定被读者完整阅读,摘要成了获得论文信息的重要渠道,故应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摘要的撰写要有高度的概括力,用词造句要反复斟酌,目的是在极短的篇幅内,让读者了解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下去。虽然摘要位于文章之首,但作者未必一下子能把握好文章的主要思想、主要结果和结论,建议作者不要急于书写,待正文完成后再写不迟。《解剖学报》对摘要的撰写有比较规范的格式,涵盖以下内容:(1)研究的目的,要体现两层意思,本研究拟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其意义何在?(2)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往往的是科学实验的靶对象,它们可能是人、动物、细胞抑或分子等等;方法主要表述解决科学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3)结果,解决科学问题过程中,本研究观察到哪些现象。结果通常是多层面的观察,有许多发现,可以用阿拉伯数字逐条列出,便于读者理解。(4)结论,通过您的研究结果,能引伸什么科学结论,有何启示及其科学意义。其实质就是论文的核心思想,通常是一两句话, 但它是整个摘要乃至论文的精髓。摘要中结果和结论部分貌似简单,其实不然,实乃文章的精华所在,它们要概括观察结果,要体现解决的科学问题,要显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科学结论等内涵。摘要的撰写要经历反复思考,概括,归纳,分析和综合。
       摘要之后是关键词的选择。以前,对关键词的选择十分规范,甚至要经过专门训练。网络出现后,检索越来越方便,关键词的选择变得比较随意。关键词是为了检索而设立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些词,让读者顺利地检索到您的文章。由于关键词数量有限,故选择要慎重。要准确使用规范的科学术语,还要挑选与研究内容关联度大的词。关键词的排序没有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主要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对象,以不超8个为宜。

    2.3前言的撰写:前言也称导言,就是把读者导入正题的过程。它是科技论文写作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引导不好,读者会误入歧途。前言一般800~1000字,国内杂志要求相对短些,英文期刊前言相对较长。前言太短问题谈不透,不利于作者了解作者的工作思路,也不便于正确评估本研究的价值所在。前言太长显得拖泥带水,重点不突出。前言需涵盖下面几方面内容:(1)科学问题的提出,每个科学问题出现都有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介绍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该领域的背景知识开始谈起,然后再切入问题;也可以从最新成果谈起,再切入科学问题;还可以开门见山,直入科学问题。(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态,这部分内容必不可少,不仅有助于作者对该领域热点问题的深入介绍,还能让读者对作者即将展开的研究有正确的评估。(3)尚未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后,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还有哪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它是读者进入作者研究领域的重要桥梁,有助对作者工作的认识。(4)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自然是要介绍作者想在这一领域要展开什么样的工作,作者的工作思路是什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有何科学价值、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

    2.4材料和方法的撰写:材料和方法的撰写似乎是文稿中最容易的一部分,只需将所做实验如实提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若写得没有逻辑,没有层次,没有重点,不但信息交代不完整,而且读起来感到混乱,很难理顺作者的研究思路。它一般要涵盖下列内容:(1)材料,实验材料包括化学材料、细胞材料与动物材料等等。为了能与其他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比较,实验用材料要规范,如重要的化学材料要注有生产厂家、出产时间、批号、化学纯度等等。细胞材料尽可能使用标准的细胞系,动物材料要使用规范的动物品系。对于细胞及动物保种和繁殖要有规范的处理原则,同时还要顾及伦理和动物福利。对作为实验观察对象的靶材料(如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更要作为重点加以介绍,尤其是它们的实验分组和比较。实验分组要讲究科学性,哪些是模型组,哪些是对照组,哪些是药物干预组,它们之间实验结果是如何比较的,都要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作者的工作思路和研究内容。(2)实验方法,1项研究常使用多种实验方法,不要随意罗列,要讲究条理,要注意这些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它们正确归类,比如行为学实验归于一类,组织病理学方法归一类,分子生物学归在一类。对方法的描述要区分主次,有些很普通的技术方法,无需详细介绍,而新技术、新方法要详细介绍。如HE染色、PCR 等技术都可以略写,写关键步骤即可,如引物序列等。即便是要详加介绍的新方法,也要突出重点。首先,使用该方法目的何在?它是用来测定什么参数或指标?第2,用1、2句话简单介绍其基本原理。最后才是介绍践行其原理的主要步骤和试剂。(3)测量参数及统计学分析,一些稿件对测量参数及统计学分析几乎没有介绍,这是一种欠缺。因为实验分组和对比是科研思路重要组成部分,各组之间的统计学检验更是研究内容的主体,故对参数测量与统计学分析介绍意义重大。要交代清楚下列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参数,测量工具是什么?各种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何?统计学检验要交代明白分组比较情况。用了什么检验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直线回归分析,曲线回归分析等等。还有P值的纳入标准。

    2.5结果的撰写:流水账式的记录方法效果不会好。要对观察结果进行归纳和综合,整理好它们的层次关系,按不同内容加以罗列,并拟定出需罗列的若干副标题。对于结果的描述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体现科学归类的原则,相同或相似类别的内容归在一起叙述,如有关细胞凋亡内容放在一起,有关细胞增殖的内容归一起,有关行为改变的内容放一块等;(2)体现因果关系的原则,科学实验往往是围绕寻找原因与结果关系而展开的,如某种药物干预与细胞凋亡的改变,发育时间与细胞增殖的改变等。将存在因果关系的内容归纳在一起,更便于读者理解;(3)体现现象为主,结论为次的原则,结果的描述要以现象为主,客观地描述某种现象的发生、出现的时间及条件,如某药物干预与血压变化,药物干预与心率改变等,结果以现象描述为主,结论应放在讨论中。若结果中必须出现结论,可以用“上述结果提示...”等语言淡化结论内容,要分清工作重点,不要喧宾夺主。(4)寻找事物规律的原则,对结果叙述重在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按照现象产生的因果关系加以描述。不要过分强调个别现象,偶然往往是必然的表现形式。(5)逻辑叙述的原则,对结果的叙述要有逻辑性与层次感,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一般先做定性描述,后做定量描述;先形态描述,后机制描述;先解剖、生理描述,后病理生理描述。即便是对单个细胞的描述,也要从细胞膜、细胞质再到细胞核,从显微结构再到超微结构。
       图、表是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常常指组织学图片、电泳图片和柱状图等;表格主要用来记录某些实验数据,如实验例数、测量参数以及统计学结果。统计学数据到底用柱状图还是表格表达,取决于作者的习惯和杂志的要求。表格的设计这里不多说,《解剖学报》稿约有详细解释。组织和细胞图片在稿件中很常用,而且出现问题比较多,故笔者想就其制作要求稍作解释。(1)照片的组合,要按科学问题来归类,如属于细胞凋亡的归纳在一起,属于细胞增殖归于一类。照片的处理,最好使用Photoshop软件。(2)兼顾内容和美学,既要说明问题,又要优美、清晰。还要放大倍数恰当,低倍图重在体现组织结构,高倍图重在体现细胞特点。(3)注意对比,同一组图片,其排列要便于对比,如对照组与实验组照片的比较,对比的照片要尽可能出现在不同行列的相同位置。(4)方位一致,如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都要处于同一方位,不要有的向上,有的向下,有的向左,有的向右。(5)图片标示,图片要配有相应的标示,如分组、标记方法和年龄等。若是荧光染色照片,细胞内的色彩与图片标识文字的颜色相一致,便于读者明了颜色所代表的结构,如红、绿、蓝各自代表哪种蛋白标记的结构。有时,还要对照片中某些特殊结构,如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器,用文字或者符号加以标示。(6)图片要有标尺,以便读者了解照片的分辨率。图片制作完毕,图、表注释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许多期刊对图、表的注释要求很简单,只要有分组信息就行。但笔者强烈建议要重视图、表注释的写作,正文中对结果的叙述不能完全代替图片说明,因为正文中结果内容重在共性描述,是规律性的东西,而图注往往代表个性,如某一组织或细胞所见,不能以偏概全,所以结果内容与图注内容是有明显差别的,不能相互替代。图、表注释除了有分组内容外,还要涵盖材料、方法等信息,要概括该图片主要观察内容以及主要结论。详细的图、表注释可以避免读者来回于结果与图片之间寻找答案。许多有经验专家和读者往往通过阅读摘要、图、表和图、表注释掌握论文主要内容,故图、表注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6讨论的撰写:讨论是论文的重点,是最难写的部分。论文的科学结论是在讨论中经过严密的推理、判断得出的,写好、写坏不仅影响论文质量,也反映了作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作者的知识积累和文献的掌握。讨论要以实验结果为依据,科学演绎,合理假设。稿件中问题最多的也是讨论部分,新手通常写得比较凌乱,重点不突出。有一些作者不知道怎么讨论,从头到尾全是文献综述,连对结果加以解释的环节都省去了。讨论的目的,一是合理解释现象,二是根据观察结果演绎出科学结论,其写作是有规律可循的。(1)要概括出科学问题,然后整理出相应的副标题,副标题通常是结论性的语言。在这基础上将讨论的内容逐一展开,演绎出科学结论。有时候,文章比较小,讨论的东西不多,加上各人的写作习惯不同,副标题可以略去,但讨论的科学问题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可以在段落开头直接推出结论,然后加以展开和剖析。(2)三段论法的演绎方式,逻辑推理通常依照三段论法进行,即大前提、小前提,再到判断的过程。大前提是什么?就是公认的科学知识,公认的科学原理。广义的大前提其实是文献综合的过程,涵盖了知识背景的介绍,前期工作和最新进展,还有各家不同观点。小前提就是本研究结果,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作者观察到的现象加以复述。结论就是在大前提和小前提基础上推论出的过程,即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推断出新的结论,或从不同的角度佐证原有的结论。(3)建立合理的假设,三段论法虽然是一种比较严谨的推理方式,若大小前提合理,结论是可靠的。但许多情况下,大小前提的证据并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靠假说来弥补推理过程中的缺失环节。事实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由假说而来,最终得到科学的证实,例如,地球板块学说。一个大胆的假说不应被扼杀。

    2.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以20~30篇为宜,并有一定比例的最新文献,还要尽量引用高水平杂志和高引用率文章。除此之外,参考文献的引用要顾及下列情况:(1)涉及到新方法、新技术,要有参考文献做支撑;(2)涉及模型的建立,需列举参考文献,因为细胞或动物模型可能是作者实验的基础,基础不成立,其他都是多余的;(3)讨论中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逻辑推理中的大前提、推理和结论的关键点,均要有参考文献作支持。(4)文稿中的独创方法和设计,要引用本团队发表的相关文献。参考文献的罗列要规范,按杂志要求整理格式。借助EndNote软件,可以减少作者的工作量以及格式上的错误。

    2.8文稿的修改:初稿完成后还需要反复修改,少则3~5遍,多则十余遍。这一过程不仅要精炼语言,更主要是通过修改,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要把自己解决的科学问题、科研设计、主要结果和结论,精准的传达给读者。另外,还要注意文稿的逻辑性,包括内容的逻辑性、条块的层次关系。科学概念要规范,不要随便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术语,要恰当使用科学术语,重要的科学术语要配有中英文表述。第1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要有中英文全称(《解剖学报》罗列的直接使用的英文缩写除外)。精准的概念不仅可以简化文字表达,更有助读者理解。同时,在写作过程中,不同内容之间要衔接,以方便读者阅读。最后,语言要简洁,语法要正确,避免错字和别字。要学会反复变换句型,避免文字重复、枯燥。

    2.9英文摘要和图、表注释:《解剖学报》要求摘要和图、表注释都要有相应的英文表述,便于非汉语读者了解本研究的大致内容。文稿定稿之后是对摘要和图、表注释进行翻译的最佳时间。笔者在审稿过程中发现,许多英文摘要和图、表注释并不尽人意,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问题:(1)单复数错误,由于汉语不太强调名词的单复数,受其影响,英文摘要中常常出现这方面问题。如主语和谓语单复数形式不一致,名词的单复数使用不当等。Cell和cells大家都明白,表示1个细胞与多个细胞,其实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当叙述某次实验使用了多个细胞时,需用复数,但作者把某一事物作为一个概念来考虑时,往往使用单数。还有,cells和animals也可以代表不同种类的细胞或不同种类的动物。名词作为修饰成分时,一般用单数。(2)时态错误,在科技论文,对结果的叙述一般用过去式,对结论的叙述常用现代时;主从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时态需一致,除非某些特例。(3)句子不完整,最简单的句子就是一个使役动词,如please,否则都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有许多稿件,objective的第1句话就不完整,大家都喜欢用in order to...来表达汉语“为了...”,但它是不定式从句,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要使句子完整,后面必须跟上带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主句。当然,许多标题往往不是完整的句子,但正文中的句子还是要尽可能完整。(4)学术论文常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也有,但远不如被动态。(5)正确使用句型,虽然汉语和英语是语法最为接近的两种语言,但尽可能不要按汉语顺序硬译,充分理解汉语的意思后,选择正确的句型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文稿写作实施重点在于理清思路,理顺逻辑,加强内容之间、段落之间和句子之间的衔接。

    3. 投稿与退修
     文稿完成后就是选择期刊投稿, 要对不同期刊的投稿要求和水平进行分析,找到与自己文稿质量相匹配的期刊,以便及时刊出和避免因退稿而浪费时间。确定了期刊后, 接下来就要对文稿按《解剖学报》要求进行格式整理, 包括参考文献格式,图、表格式及计算单位等。首先,仔细阅读《解剖学报》稿约,然后找几篇发表在《解剖学报》上的优秀论文作为蓝本,从文题开始,逐项对照,加以排版。有时对图、表的处理,不同作者和论文差异较大,可择优仿效。虽然文稿格式仅仅是形式,不能反映论文质量,但也比较重要,它反映作者的工作态度。有些可上可下的文稿,如格式规范,文字简洁,语法错误少,就有可能获得从拒稿边缘到挽救回来的机会。格式化整理后, 就可以进行打印和网上投稿。投稿后,一般两个月内可以接到期刊编辑部的退修或退稿通知。仔细阅读退修意见,严格按照专家和编辑部意见对文稿进行修改。专家的意见都应该在修改的文稿中体现出来,修改的部分,要用颜色标出来,以便容易辨别。有些地方属于作者自行修改,则不必标示。修改完后,务必给编辑部老师一封回信,根据专家的审阅意见,逐条说明你是如何修改的,在第几页、第几行可以找到修改的文字和图、表。若作者对专家的评审意见有疑义,可以在修改论文中进行说明。若被退稿,也莫泄气,毕竟退稿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经常面对的事情。退稿后,对于专家的修改意见,笔者还是建议作者认真修改,毕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改投其他期刊后,您还会大概率遇上相同或相似的问题。
       总之,提高写作技巧,一是要反复练,二是要勤思考,三是要认真负责。创新、精炼、数据优化、素材准备、写作的逻辑性是论文成败的关键。许多读者掌握论文的信息主要通过摘要、图表和图、表注释,故作者应有意识强化摘要撰写,图、表制作和图表注释等方面训练,以最简洁、最优美的方式向读者展示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学胚胎学发育生物学
    小鼠4倍体胚胎诱导蜕膜化反应
    张斌 焦熙堯 李华 张静 王浩洋 周荣艳 李相运
    2021 (1):  124-129.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20
    摘要 ( )   PDF(5773KB) ( )  
    目的  探讨小鼠囊胚内细胞团(ICM)在蜕膜化过程中是否具有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电融合技术制备4倍体胚胎,作为内细胞团缺陷胚胎,通过输卵管胚胎移植制备4倍体胚胎诱导蜕膜组织,以正常2-细胞胚胎诱导的蜕膜组织作为对照,从着床位点和蜕膜形态对两组蜕膜进行比较分析后,采用高通量测序筛选两组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 (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两组蜕膜中差异miRNA的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4倍体胚胎诱导的蜕膜组织与2-细胞胚胎诱导蜕膜组织在着床位点极为相似,但是蜕膜形态差异存在显著性。两组蜕膜中差异表达miRNA共有16个,与2-细胞胚胎诱导蜕膜相比,11个miRNA(miR-466f-3p、miR-302 d-3p、miR-466i-5p、miR-465c-5p、miR-302a-5p、miR-7068-3p、miR-741-3p、miR-302a-3p、miR-433-5p、miR-144-5p、miR-878-5p)在4倍体胚胎诱导蜕膜中表达上调,5个miRNA(miR-690、miR-193b-5p、miR-147-3p、novel_327、miR-363-3p)在4倍体胚胎诱导蜕膜中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差异miRNA功能主要集中在蛋白结合、离子束缚等功能,靶基因主要参与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cGMP-PKG)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  结论  内细胞团在蜕膜化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龄女性移植2枚或3枚卵裂期胚胎的临床效果比较
    付磊 周雯慧
    2021 (1):  113-11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8
    摘要 ( )   PDF(3138KB) ( )  
    目的  探讨移植2枚或3枚胚胎与临床结局的关系,为高龄女性胚胎移植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对80个卵裂期胚胎新鲜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胚胎数将这些周期分组,并对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进行比较。
      结果  对于年龄≥38岁的女性,当可利用胚胎数≥3枚时,移植2枚胚胎与移植3枚胚胎能够获得相似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这一趋势与所移植的8细胞胚胎数无关。  结论  高龄女性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数目不宜超过2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对卵泡刺激素调节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王雨桐 卫晓红 葛玲 杨云风 徐健
    2021 (1):  118-12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9
    摘要 ( )   PDF(5581KB) ( )  
    目的  探讨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卵泡刺激素(FSH)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  取21 d SD大鼠卵泡分离的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FSH处理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 Ⅱ型受体(TGF-β RⅡ)中和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 Western blotting定位和检测TGF-β RⅡ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FCM)评估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细胞的百分比,并通过ELISA测定颗粒细胞分泌的雌二醇(E2)水平。  结果  当颗粒细胞的TGF-β信号通路受到抑制时,FSH促进颗粒细胞PCNA的表达,增加增殖指数,调节细胞周期以及抑制颗粒细胞凋亡的功能明显减弱(P<0.05);FSH刺激颗粒细胞雌激素分泌的作用未明显受到TGF-β信号通路抑制的影响(P>0.05)。  结论  FSH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节作用部分受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144-3p靶向作用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促进心肌细胞肥厚及心功能损伤
    谭含璇 彭绍蓉 黄蔡华 姜红峰 刘娟 龚芳
    2021 (1):  130-13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21
    摘要 ( )   PDF(3274KB) ( )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44-3p促进心肌细胞肥厚及心功能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及miR144-3p转染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3组小鼠心功能相关指标;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对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细胞中miR144-3p的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脑钠肽(BNP)蛋白、抗核因子(ANF)蛋白、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肌动蛋白α1(Acta1)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转染组的左室射血分数(EF)、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IVPW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IVPWs)、心重指数、左心指数明显较高,而收缩期左室内径(LVDs)、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较低(P<0.05),但模型组、转染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转染组miR144-3p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且转染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转染组ANF、β-MHC、Acta1和HDAC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  结论  MiR144-3p可能通过上调HDAC2加重心肌肥厚及心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胚胎密度对卵裂期优质胚胎率的影响
    石程 陈淑文 王平 梁蓉 段胜男 陈曦
    2021 (1):  135-14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22
    摘要 ( )   PDF(2574KB) ( )  
    目的  通过调整协变量来探索培养的胚胎密度与第3天卵裂期胚胎发育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对夫妇1196个胚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资料。培养条件为低氧,培养液每微滴体积为30 μl。以第3天卵裂期胚胎的优质胚胎率为终点指标对胚胎质量进行评价。选择女方年龄,男方年龄,窦卵泡数,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不孕症类型,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方案,用药刺激时长,获卵数和授精方式为协变量。  结果  共有1196枚胚胎纳入分析,使用3种不同胚胎密度:30 μl/胚[1枚胚胎/(30 μl·滴)]、15 μl/胚[2枚胚胎/(30 μl·滴)]和10 μl/胚[3枚胚胎/(30 μl·滴)]进行培养,每组总胚胎数分别为434枚,646枚和116枚。10 μl/胚组第3天胚胎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15 μl/胚和30 μl/胚组 (29.31% vs 40.25%,P<0.05;29.31% vs 42.17%,P<0.05),15 μl/胚和30 μl/胚组之间的优质胚胎率差异不显著(40.25% vs 42.17%,P>0.05)。在回归分析中,不调整任何协变量,10 μl/胚组第3天胚胎的优质胚胎率比30 μl/胚组下降43%(0.57,95%CI 0.32,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女性参与者AMH水平和授精方式后,10 μl/胚组第3天胚胎的优质胚胎率比30 μl/胚组显著降低51%(0.49,95% CI 0.27,0.90,P<0.05)。  结论  在30 μl微滴的低氧培养条件下,与单独培养相比,胚胎密度为10 μl/胚的集合培养不利于卵裂期胚胎发育,30 μl/胚为最适胚胎培养密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生物学
    当归多糖对人白血病干细胞体外增殖与体内移植模型的影响
    邓方芳 耿珊 姜蓉 汪子铃 肖含先之 齐嵘嘉 黄彩虹 曾娣 李赓 王璐 王亚平
    2021 (1):  41-48.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6
    摘要 ( )   PDF(7071KB) ( )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人白血病干细胞(LSCs)增殖及体内移植的影响。  方法1. ASP对CD34+CD38-人LSCs体外增殖的影响。免疫磁性法分选正常人和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D34+CD38-细胞,分为正常CD34+CD38-对照组、CD34+CD38-LSCs对照组、正常CD34+CD38-ASP组和CD34+CD38-LSCs ASP组,后两组在常规培养基础上加入ASP(终浓度40 mg/L)。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38- 细胞纯度;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检测CD34+CD38-LSCs增殖分化能力;RT-PCR 检测衰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2. ASP对人LSCs移植小鼠模型的影响。体内移植LSCs建立CD34+CD38- LSCs小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SP移植模型组[腹腔注射ASP,200 mg/kg,(1次/d)×14 d]和移植模型组(注射等时、等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观察血细胞形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受体鼠骨髓中CD34+CD38-LSCs;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染色阳性骨髓单核细胞(BMMCs)百分率;流式细胞术检测BMMCs细胞周期分布;CFU-Mix培养检测BMMCs集落形成能力。  结果  分选后CD34+CD38-细胞纯度达到(91.14±1.02)%,细胞存活率为(95.42±3.5)%;CD34+CD38-LSCs对照组细胞增殖与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高于正常CD34+CD38-对照组;CD34+CD38-LSCs ASP组细胞增殖能力与集落形成能力明显低于CD34+CD38- LSCs对照组;CD34+CD38-LSCs ASP组细胞高表达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基因。移植CD34+CD38-LSCs后小鼠骨髓中存在人源性LSCs。移植模型组小鼠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注射ASP可明显降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有所升高;处于G0/G1期中的BMMCs数量增加,S期细胞数量减少;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提高;CFU-Mix集落形成数显著减少。  结论ASP在体内与体外均能抑制CD34+CD38-LSCs增殖,推测其可能机制与ASP调节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泌EphrinAl-Caspase-3的T淋巴细胞对裸鼠乳腺癌组织生长的抑制作用
    时娅琪 唐洗敏 李庄 张丽梅 鲁雪静 周凌智 徐芒 黄煜 李艳娇 张本斯
    2021 (1):  49-54.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7
    摘要 ( )   PDF(3922KB) ( )  
    目的  探讨分泌EphrinAl-Caspase-3的T淋巴细胞体内移植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裸鼠(n=35) 接种乳腺癌细胞,构建裸鼠乳腺癌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0.1 cm3大小,选取30只具有平均大小瘤组织的裸鼠随机分为PBS组、未感染腺病毒组、感染Ad-EphrinA1-Caspase-3的T淋巴细胞组,经瘤内移植,每隔2~3 d测量肿瘤大小。另选取3组荷瘤裸鼠,经上述细胞移植后,每隔2~3 d获取裸鼠皮下肿瘤组织匀浆,ELISA检测EphrinA1-Caspase-3的含量。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断颈处死剥离肿瘤制成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T淋巴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Caspase-3、Ki-67的检测。  结果乳腺癌细胞接种裸鼠1周后可用手摸到皮下肿瘤,证明乳腺癌细胞荷瘤动物模型制做成功。接种后第8天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差异变大,治疗组与PBS组/T淋巴细胞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单纯T淋巴细胞移植组肿瘤体积虽较PBS对照组生长缓慢,但两者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EphrinA1-Caspase-3治疗组第2天可以检测出EphrinA1-Caspase-3的表达,第8天达到高峰,随后分泌量逐渐降低。PBS对照组和T淋巴细胞组未检测到EphrinA1-Caspase-3的表达。在治疗组肿瘤组织中观察到分散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EphrinAl-Caspase-3-T淋巴细胞,而在PBS组和T淋巴细胞组中未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的存在。治疗组感染细胞中,Caspase-3阳性细胞比例上调,Ki-67阳性细胞比例下调。在PBS组和T淋巴细胞组未检测到EphrinAl-Caspase-3的表达。  结论EphrinAl-Caspase-3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发挥抗肿瘤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靶向Rho GDIα基因敲除质粒的构建及其对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 1-6迁移的影响
    曲明娟 李延敏 谢静 秦苗苗 王静 周菊华
    2021 (1):  55-59.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8
    摘要 ( )   PDF(5112KB) ( )  
    目的 利用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9(CRISPR/Cas9)技术构建Rho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α(GDIα)的基因敲除载体,并探讨干扰Rho GDIα后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 1-6迁移的影响。  方法  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设计Rho GDIα的向导RNA(sgRNA)序列,并与PX458载体相连,构建Rho GDIα基因敲除重组质粒PX458-Rho GDIα-sgRNA1和PX458-Rho GDIα-sgRNA2;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epa 1-6细胞抑制Rho GDIα的基因表达;RT-PCR法检测Rho GDIα被抑制后的mRNA表达情况;划痕法检测Rho GDIα干扰后Hepa 1-6细胞迁移距离的差异;迁移小室法检测抑制Rho GDIα后Hepa 1-6细胞迁移数量的差异。  结果  成功构建了Rho GDIα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质粒PX458-Rho GDIα-sgRNAs;转染有PX458-Rho GDIα-sgRNA1的Hepa 1-6 细胞与对照组只转染空载体PX458的细胞相比,Rho GDIα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5),而且该组细胞从划痕起始处迁移到空白处距离较远,从迁移小室上端迁移到底端数目明显增多,差异极其显著(P<0.01),说明Rho GDIα被抑制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提高。  结论  CRISPR/Cas9法构建的重组质粒PX458-Rho GDIα-sgRNA1可以有效抑制Rho GDIα的基因表达;Rho GDIα被抑制后明显促进小鼠肝癌细胞Hepa 1-6的迁移,提示在体情况下,Rho GDIα的表达可能起到抑制细胞迁移的重要作用,在肿瘤组织中,可以利用过表达Rho GDIα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ab1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吴含 王秀红 吴婷婷 杨粟
    2021 (1):  60-66.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09
    摘要 ( )   PDF(3047KB) ( )  
    目的  探讨Rab1A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siRNA干扰Rab1A表达,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Rab1A siRNA组。其中空白对照组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转染阴性对照siRNA。Rab1A siRNA组转染Rab1A特异性siRNA。应用集落形成、CCK-8细胞增殖实验分析Rab1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Rab1A siRNA对c-Myc、cyclin D1、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结果Rab1A siRNA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的Rab1A mRNA和Rab1A 蛋白的表达显著较阴性对照组下调;集落形成、 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Rab1A siRNA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增殖;Rab1A siRNA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的凋亡比例显著较阴性对照组增加(P<0.01);Rab1A siRNA组c-Myc、cyclin D1和Bcl-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较阴性对照组下调(P<0.01),Bax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显著较阴性对照组上调(P<0.01)。  结论Rab1A可能通过调控c-Myc、cyclin D1、Bcl-2和Bax的表达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8226增殖,而RablA siRNA可有效抑制RPMI-8226细胞RablA的表达,从而抑制其增值,并促进凋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蜂毒肽诱导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程序性坏死
    李亚巍 张巍 李妍 侯建成 张红 朱文赫
    2021 (1):  67-7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0
    摘要 ( )   PDF(6413KB) ( )  
    目的探讨蜂毒肽(MLT)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杀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蜂毒肽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杀伤及程序性坏死特异性抑制剂-1 (Nec-1)对蜂毒肽杀伤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及PI双染色观察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程序性坏死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MMC-7721细胞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蜂毒肽作用SMMC-7721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染色呈深蓝色和红色的形态;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器肿胀、细胞器膜被破坏、核膜完整性丧失,表明细胞发生坏死;Westen blotting结果显示,SMMC-7721细胞内RIP1表达比例升高。与蜂毒肽给药组比较,Nec-1预处理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提高,细胞坏死率降低,细胞内RIP1表达下调。  结论蜂毒肽通过RIP1介导的程序性坏死途径诱导SMMC-7721细胞死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513c-5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调节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王丽娜 刘永娟 张莹 刘荣霞 梁珊 宋春红 崔娜
    2021 (1):  73-7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1
    摘要 ( )   PDF(4562KB) ( )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513c-5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调节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方法  临床收集宫颈癌患者86例,通过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13c-5p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miR-513c-5p靶向HDAC1。将宫颈癌HeLa细胞系分为4组:对照组、类似物(mimic)组、mimic+HDAC1组和HDAC1组。通过质粒转染技术过表达miR-513c-5p和(或)HDAC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用于检测RNA或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的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miR-513c-5p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低水平的miR-513c-5p与更高的局部侵袭、淋巴转移和远端转移有关(P<0.05)。miR-513-5p靶向抑制HDAC1表达。过表达miR-513c-5p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P<0.05)。过表达HDAC1促进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P<0.05),并且可以逆转miR-513c-5p的抑制作用(P<0.05)。  结论  低水平的miR-513c-5p可能与宫颈癌转移有关,并且miR-513c-5p可通过靶向抑制HDAC1蛋白的表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27a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
    仉红平 李峰 牛占杰
    2021 (1):  78-83.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2
    摘要 ( )   PDF(3256KB) ( )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27a靶向调控F框/WD-40域蛋白7(FBXW7)对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方法  30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30例正常宫颈组织新鲜标本用于实验。Real-time PCR检测宫颈癌、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以及宫颈癌细胞(SiHa、Caski、HeLa、HCC94)、子宫颈鳞状上皮永生化细胞H8中miR-27a的表达。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27a抑制剂(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SiHa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分别检测miR-27a对SiHa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凋亡率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学信息法预测miR-27a的靶向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合Western bloting验证miR-27a对FBXW7的靶向调控作用。  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miR-27a高表达(P<0.05);与子宫颈鳞状上皮永生化细胞H8相比,宫颈癌细胞SiHa、Caski、HeLa、HCC94中miR-27a高表达(P<0.05)。抑制SiHa细胞中miR-27a的表达,能够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提高G0/G1期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0.05), 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生物学信息法预测FBXW7可能是miR-27a的靶向调控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27a可以与FBXW7基因的3’UTR区特异性结合(P<0.05), 并负调控FBXW7蛋白的表达(P<0.05)。  结论  MiR-27a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癌基因的作用,抑制miR-27a表达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FBXW7的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学
    内蒙古地区枕骨髁及枕骨大孔应用解剖三维数字化测量
    邬超 王一丹 关欢欢 高明杰 张云凤 王海燕 和雨洁 高尚 李志军 李筱贺
    2021 (1):  84-90.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3
    摘要 ( )   PDF(3938KB) ( )  
    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测量枕骨髁(OC)及枕骨大孔(FM)解剖学结构,分析OC、FM形态学特征及相对位置关系,为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学参数。  方法选取60 例正常者的头颅和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女各30例, 年龄 20~65(48.18±16.17)岁,将数据导入Syno.Via VB10B软件,头颅三维重建,观察OC及FM形态,测量枕骨髁长、宽、高、内倾角(CIA),枕骨大孔纵径、横径、面积,头颅眉间点到颅后点的最大距离(SML),在SML直线上头颅眉间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距离(GOCP),枕骨大孔前缘到枕骨髁后缘连线的垂直距离(AOCP),左、右侧枕骨髁内侧缘到Y轴距离(OC-M),左、右侧枕骨髁后缘到X轴距离(OC-P),枕骨髁分类指数(OCI),枕骨髁相对于头颅的分类指数(SOCI),在SML直线上中点到枕骨髁后缘连线距离(COCP,COCP=GOCP-SML/2),并确定左、右枕骨髁相对位置关系的类型。  结果 枕骨髁解剖学长、宽、高男性大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骨大孔面积、枕骨大孔纵径、SML、GOCP、AOCP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A左侧大于右侧,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M、OC-P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右侧大于左侧;后者左侧大于右侧。枕骨大孔纵径与枕骨大孔面积、AOCP成正相关。OCI分类结果:Ⅰ型(OCI<0.45)8例(13.33%),Ⅱ型(0.45≤OCI<0.50)47例(78.33%),Ⅲ型(OCI≥0.50)5例(8.33%)。SOCI分类结果:Ⅰ型(SOCI<0.60)2例(3.33%),Ⅱ型(0.60≤SOCI<0.75)54例(90.00%),Ⅲ型(SOCI≥0.75)4例(6.67%)。  结论  内蒙古地区人群枕骨髁解剖学参数提示,该部位可以进行枕骨髁螺钉置入,枕骨髁相对于枕骨大孔、头颅的位置变异性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室间孔周围静脉的磁敏感加权成像
    姚笑笑 李昌盛 陈黛茜 郭玉 缪慧中 杨新东 陈争珍 陈成春
    2021 (1):  91-9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4
    摘要 ( )   PDF(11238KB) ( )  
    目的  显影室间孔区域静脉及属支,建立三维图像,构建该区静脉网络,探讨室间孔与周围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  方法  筛选60名健康志愿者行3.0 T MR头部扫描,利用最小密度投影(mIP)和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构建室间孔周围静脉网络,对室间孔及周围静脉的解剖学形态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室间孔显示率为65%(78侧);大脑内静脉(2.13±0.30)mm,100%(120侧);透明隔前静脉(0.69±0.19)mm,100%(120侧);丘纹上静脉(1.47±0.38)mm,98.3%(118侧);脉络膜上静脉(0.40±0.18)mm,82.5%(99侧)。根据大脑内静脉属支汇入点与室间孔位置关系分为:ⅠA型,24.2%(29侧),即透明隔前静脉汇入大脑内静脉点位于静脉角且紧邻室间孔的后缘;ⅠB型,13.3%(16侧),即透明隔前静脉汇入大脑内静脉点远离静脉角且远离室间孔的后缘;ⅡA型,45%(54侧),即透明隔前静脉汇入大脑内静脉点位于假静脉角且远离室间孔;ⅡB型,15.8%(19侧),即透明隔前静脉汇入大脑内静脉点远离假静脉角和室间孔;Ⅲ型,1.7%(2侧),即丘纹上静脉缺如型。  结论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能清晰成像室间孔及其周围静脉,结合Mimics技术可构建大脑内静脉及其属支、室间孔与主要静脉汇合点三维空间位置数据。大脑内静脉属支汇入点与室间孔位置关系分型对室间孔区手术入路选择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枕颈角与后枕颈角影像学参数的数字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曲星月 卜佳琪 史君 段瑾东 周雯卉 李志军 王星 张少杰
    2021 (1):  98-10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5
    摘要 ( )   PDF(2110KB) ( )  
    目的  探讨影像学参数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在性别、年龄之间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为枕颈融合术中固定头颈位置的角度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473例(男性339例、女性134例)影像学资料,以性别分2组,每组又以年龄分为≤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各6组。将扫描的颈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并导入Mimics16.0软件中测量OC2A与POCA,对两者值随性别、年龄的变化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OC2A和POCA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C2A男性组中30~39岁除与≤29岁男性组外,其余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而女性组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POCA男性30~39岁组中除与≤29岁以下组外,与其余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40~49岁组则与每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女性组中则≤29岁组与各年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C2A与POCA即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性 (r=0.038,P>0.05)。  结论  OC2A和POCA值在性别间无差异;男性OC2A和POCA值各年龄段间存在差异,提示临床注意考虑男性年龄差异;而女性OC2A值各年龄段间无差异,POCA却在各年龄段间有差异,OC2A和POCA值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的变化规律,为枕颈融合术中固定头颈解剖复位角度提供参数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骶椎腰化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解剖学参数测量及下腰椎有限元力学分析
    毕殿海 罗少林 裴娜 曾欢高
    2021 (1):  103-107.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6
    摘要 ( )   PDF(10647KB) ( )  
    目的  基于EOS影像系统测量无症状骶椎腰化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解剖学参数,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弯腰情况下骶椎腰化患者下腰椎的受力情况。  方法  共纳入经EOS影像系统检查的44例受试者,其中骶椎腰化患者11例,依据性别及年龄且按照1∶3的比例纳入正常受试者33例。两组患者均测量并比较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腰椎前凸角(LL)、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及骶骨倾斜角(SS),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PI与LL间相关性。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骶椎腰化下腰椎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前屈、后伸、左右弯腰动作时下腰椎模型的受力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PI、PT、SS及L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两组受试者PI与LL均成正相关,其中骶椎腰化组(r=.0.69,P<0.05)、正常组(r=0.52,P<0.05)。 模型进行前屈、后伸、左侧弯腰、右侧弯腰状态下,弯矩均为2 Nmm,应力集中现象均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最大应力集中点位于下关节突处。  结论  骶椎腰化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及受力分布较正常者具有明显差异,尤其移行椎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容易出现脊柱早期退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精准解剖定位行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降低术后苏醒延迟发生风险
    李映云 周志军
    2021 (1):  108-112.  doi: 10.16098/j.issn.0529-1356.2021.01.017
    摘要 ( )   PDF(858KB) (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信息。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9年1月期间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32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进行收集,统计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  结果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术后苏醒延迟检出61例,发生率是18.7%(61/327);单因素分析发现,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术后苏醒延迟与患者年龄、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贫血及吸烟、饮酒、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时间、术中输液总量、复合硬膜外麻醉、解剖定位标志位置清晰度和术中输血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伴呼吸系统疾病、贫血、吸烟、饮酒、术中输液总量和解剖定位标志位置清晰度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术后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或膀胱癌根治术,术后苏醒延迟和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贫血,吸烟、饮酒、解剖定位标志位置清晰度和术中输液总量存在相关性,提示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需给予对症干预,可以降低术后苏醒延迟发生风险。精准的解剖定位可防止术中的危险反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患者对应住院时间极大地缩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